曲坦類藥物的出現,對於一種2500年前的古老病症——偏頭痛的治療來說,是一種新的突破。伴隨著偏頭痛發病率的不斷增多,該類藥物在國外市場的表現頗為樂觀,但在我國卻「水土不服」,市場表現平平。業內人士稱,該藥的國內市場尚需要2~3年的概念成熟期。
美好的春季已然來臨,但對偏頭痛患者來說並不美好,因為此時正值該病的好發期,病痛隨時會捲土重來。日前,Pozen公司用於偏頭痛的急性治療
藥品剛獲得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管理局批准,將於不久後在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上市。就在國外的偏頭痛治療藥品不斷推陳出新的時候,我國抗偏頭痛藥物市場的春天似乎還沒到來。
稚嫩中蘊藏無限潛力
偏頭痛事實上是一種古老的常見病,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將其命名為偏頭痛後,一直沿用至今。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該疾病也呈越演越烈之勢。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10%~15%的人患有偏頭痛。在我國,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偏頭痛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困擾現代人的常見病。我國發病率約為4.2%~14.6%,其中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比例為1∶4。
據20世紀90年代早期進行的研究顯示,在美國每年因偏頭痛造成的生產力損失費用估計在14億~170億美元。
因此對偏頭痛發病機制和治療藥物的研究已成為醫藥界關注的熱點之一。醫學界目前公認的治療分為預防性治療和發作期治療。發作期治療藥物包括3類:止痛藥、麥角生物鹼和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預防性治療藥物種類有:β-受體阻滯劑、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抗血小板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
然而在1992年第一個曲坦類藥舒馬曲坦上市前,醫生對偏頭痛的治療也很頭痛,通常沒有什麼好辦法。但葛蘭素公司研製的第一個曲坦類新藥舒馬曲坦上市後,該局面從此被打破,首次上市的優勢、強勁的銷售支持和劑型多樣,迅速地確定了其偏頭痛治療藥的霸主地位。現已在30多個國家上市。該品的發現被認為是該類藥物研究的一個科學性突破,之後的幾年間,隨著佐米曲坦、利扎曲坦、阿莫曲坦、氟伐曲坦和依利曲坦等產品的相繼上市,曲坦類藥品儼然成為治療偏頭痛國際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有數據顯示,自1999年以來,國際上曲坦類偏頭痛治療藥物中有4個產品已進入全球最暢銷
處方藥500強,占了整個偏頭痛治療藥物市場相當高的份額。
而在我國,這股風潮似乎才剛剛起步,曲坦類產品沒有像在國外市場般紅火。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上已有多家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曲坦類產品,但我國自己開發的曲坦類藥物有限,而且市場反應平平。
「這個市場目前的情況一般。」成都天台山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文學告訴記者。作為國內首家被批准生產佐米曲坦的企業,成都天台山製藥於2005年4月開始正式推廣這個產品,其公司的經歷無疑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王文學看來,該市場還不夠紅火的原因來自於多個方面:一方面因為曲坦類產品尚屬於比較新的藥物,概念還比較新;另一方面,該品種價格偏貴,現在國產品種約是每片三十幾塊錢,儘管價格較之進口品種低約一半,但對普通患者來說仍不易承受;此外,該藥物的臨床效果較好,因此每日的用量不會很大,這意味著銷量也不會很大,難以上量,生產企業的積極性受到影響,醫院開拓的難度也比較大;而最後一個影響因素來自於患者自己,從概念上講,不少患者從心理上不會覺得這是個很嚴重的病,以為是別的因素引起,因此不會主動接受治療。
在偏頭痛發作時,患者頭痛難忍,噁心、嘔吐,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儘管如此,在我國,只有很少一部分病人獲得恰當治療,因為許多偏頭痛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麼病;不少偏頭痛患者還停留在休息和簡單服用止痛藥的階段,或根本沒有就診。同時,很多醫生們也習慣性地給患者使用成癮性、短期緩解的止痛藥。
「這些因素均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壯大,但同時也意味著該市場的潛力無限。」王文學強調。與之對應的有這樣一組數據:2002年,全球各大醫藥市場中有超過7400萬人患有偏頭痛,而偏頭痛診斷比率仍然很低,在主要的市場中未被診斷的患者仍達65%。
而某曲坦類藥物的全國總代理商山東海州醫藥有限公司經理張海則表示:「曲坦類產品現在國內企業上市還不是很多,所以競爭還算不上很激烈,這個市場尚屬於興起的階段。產品的學術性很強,但我們都缺乏專業的隊伍進行推廣。企業也都不願投入很多錢進行推廣,因為風險也比較大,全國網絡還沒建設好,只集中於某個區域。但是產品市場潛力的確實是比較大。」
培育概念尚需兩三年
從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曲坦類產品無疑風頭正健,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可能維持這股勢頭。由於市場需求增長和新產品上市,全球抗神經性疼痛藥物市場將不斷增長。到2008年,該市場預計將增長到24.7億美元,年增長幅度為4.1%,趨向成熟。其中,抗偏頭痛藥物市場的增長是快速的,據決策資源公司報告,預計到2009年世界七個主要醫藥市場用於治療偏頭痛的處方藥銷售額將增長到31億美元。其中,曲坦類藥物占據了主要份額,且呈上升之勢。而分析人士表示,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源於診斷率的增加和曲坦類藥物的廣泛使用,醫藥工業對這個市場仍有強烈的興趣。研究還認為,患者們需要比現有藥物更迅速、更徹底和更持久的減輕疼痛藥品。另外,價格低廉也是患者選擇藥物時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而針對國內情況,某業內人士算了這樣一筆帳:我國偏頭痛患病人數約為12000萬人,每年人均醫藥費支出為500元左右,每年耗費醫療費用600多億元。且醫院用藥額每年以4%的速度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從國內曲坦類藥物應用情況來看,由於上市時間不長,價格較貴,醫患均有一個接受過程,與其他類偏頭痛治療藥物相比,其絕對量還不大,但增速很快,極具市場潛力。
此觀點也得到了不少操作這塊市場人士的贊同。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研發人士表示:「原來市場上均是國外進口,進口藥物價格昂貴(舒馬曲坦一片約60元人民幣),患者基本消費不起。現在國內已經有幾個曲坦類產品上市了,價格要便宜一半。相信曲坦類藥物在國內將很快成為治療偏頭痛的金標準,這也意味著國內市場將會逐漸和國外對接。同時他也表示:這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日益激烈的競爭將會使價格逐步降低,市場化競爭的結果就是消費者能用得起。」
「會有2~3年的概念成熟期。現在臨床醫生不熟悉,不是很認同,所以不是很積極地用這個藥。」王文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