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遊業走到今日,已呈現出健康穩定的發展局面。產業的效應已凸顯出來,對交通、民航、餐飲等的拉動非常大。行業管理也日見完善,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整體有較大的提高。經濟效益在明顯提高,客源市場在相對穩定的同時趨於科學合理。可以說新疆旅遊業已進入一個市場化的符合中國旅遊市場需求的良好的發展時期,正由發展期向穩定的成熟期過渡,預計在三年左右時間進入成熟期。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一、旅遊必須成為產業,而不能是僅培育旅遊目的地。
整個旅遊產業正在逐步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至少是作為一個產業已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在不斷的提升,但也因各種原因,有些景區(點)在主觀和客觀上把景區作為旅遊目的地去追求遊客數門票收入而忽略了其應有的產業作用。所謂能成為產業,首先看其對當地區域經濟的貢獻和對相關產業的拉力,不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應對區域經濟起到積極重要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和積極影響越大說明其產業越成熟。因此,旅遊產業必須努力和必須具備這些本質特徵才能稱之為產業,也才能證明其成熟的程度和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新疆旅遊向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是正確的,終將成為新疆的支柱產業的,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產業化進程不平衡,對產業作用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在景區布局線路設計、產品開發時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視了今後產業發展的需要,有些是氣候、環境、區位等客觀原因所致,還好理解,也能調整過來。但有些景區(點)在主觀上就不清楚目的地和產業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從而片面的去追求簡單的遊客數和旅遊產品回報,從投資建設到旅遊產品設計包裝都獨立地去看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例如對當地農牧民增收,拉動交通、餐飲等的作用。使得自己利益短時間得到回報而對產業的形成起到負作用,反倒影響整個景區甚至是區域產業經濟的發展。提示:作為旅遊產業的每一位決策領導、策劃專家到投資商都應注意並努力把旅遊作為一個產業去為區域經濟做貢獻,並將其作為對社會的責任,同樣只有做成產業也才有長效的投資回報,而不能簡單地當作一個旅遊目的地去做,那樣就失去發展旅遊的深遠意義。希望有些景區(點)在這方面應予注意把握好,努力將旅遊向產業化去發展。
二、旅遊的投入與產出不相符,造成所產生的效應和追求的目標也不同。旅遊確實是一個大投入的產業,特別在新疆景區面積普遍都大,這也是新疆之所以能吸引遊客的西域風格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幾百平方公里到幾千平方公里,甚至上萬平方公里。景區總量大、類型多是難得的優勢,但同時也給投資開發特別是道路、供電、通訊、供排水等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了難度,要想使整個景區都能讓遊客快捷、安全的遊覽,那麼,道路建設就得全部到位,也就加大了投資量。此時,也就要考慮一個投入與產出的比較,不能因景區量大而跟不上投入,前者,會影響整個景區的發展,造成滯後發展。後者,全靠資金的夯填,規模短時間內膨脹,一些矛盾不合理和問題會在日後使用中暴露出來。同時,產出與投入相比遠不如前者,反倒讓人失望。
例如:有些景區基礎設施投入只有幾千萬甚至更少,而某些景區目前用於基礎設施的投入高達十多個億,投入比為幾十比一或百分之幾,而旅遊綜合經濟產出比則為幾比一相對而言反倒投入少的景區產出比要遠遠高出投入大的景區,同時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幾億甚至十幾億投資的項目其科學性、合理性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嗎?在今後隨著發展,這些用巨資打造的景區設施還能滿足需要嗎?據了解現在這類問題已出現。
某景區一條投資8000多萬的觀光道因沒有考慮車流量增加的因素,才使用了兩年現已明顯反映出路面不夠寬,不僅滿足不了使用而且增加了安全隱患。提示:投入過大過急既不能實現應有的回報也不一定科學合理,而那些靠自身滾動發展的,有時間去研究思考和完善的景區,加上對景區管理,對外宣傳等工作不懈的努力,不僅取得好的回報率而且也取得好的社會效益。因此,這是今後工作中應值得研究並更好地去解決的問題,防止有限資金使用不當和再出現投資偏差問題。
三、客源市場逐漸趨於穩定,是成熟期前期表現。隨著幾年的快速發展,連續幾年的快速增長,新疆旅遊客源市場已全面打開,隨之而來的則是增長速度緩慢、增幅下降。說明新疆旅遊客源市場已逐步進入穩定成熟期。預計三年左右時間增幅降至較低點後將保持一個較穩定的遊客數,之後遊客量持續較長穩定時間,完全進入成熟期,但保持一個較大的遊客基數。2006年全國旅遊人數1.8億人次(含出境游),其中新疆遊客1700萬人次約占到10%,已占較大的份額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前幾位。新疆旅遊資源總量的絕大部分資源已開發,基本搭建起利用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的平台。隨著西藏旅遊可進入性的提高和出境游的快速增長,新疆旅遊的增長空間已不太大。快速增長的重點將轉移,這屬於正常的,要客觀正確地去看待這個問題,不能認為遊客增幅下降就是旅遊市場滑坡或新疆旅遊出現什麼問題,而是說明這一現象是成熟期到來前的預告。
此時,我們應該審時度勢,調整思路和策略。首先抓產品的開發和資源的組合,設計更科學的線路以最大的努力去增加吸引力,再者就是把現有的景區做精做細,使其有"永葆青春"的活力。要深度挖掘歷史文化,現在景區的民族風情民俗文化的開發還能基本滿足現在遊客的觀賞和欣賞要求。隨著遊客的消費和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就得有新的文化內涵作為亮點和靈魂開發出來,不能僅限於當代各民族民俗風情的挖掘和演繹上,要挖掘歷史的文化。例如:那拉提景區通過對塞種人、烏孫人古墓的發掘來作學術研究,考證3000多年到2500年間這片草原曾經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輝煌,進而佐證那拉提草原是中國草原文化的發祥地乃至西亞草原文化的發源地,這就能使景區有了永恆的生命力和靈魂,同時,通過考古同樣證明幾千年來中原與西域有著緊密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聯繫,是一個整體,具有很好的意義。同時,要抓好生態的呵護工作,新疆旅遊的主體還是以生態旅遊為主。因此,要加大對生態的保護,今後不論是國家、地方還是企業都應將投資方向調整到對生態的保護和植被質量的提高以及污染治理上來,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用這種方式達到轉變增長方式的目標,也是做精品的前提。其次,努力提高整體服務水平加大服務技能服務意識的培訓,今後各經營者要明白只有靠服務質量去取勝。還有就是仍然要加強對外宣傳和營銷工作,盡力保證今後客源市場更多的份額,儘量讓進入成熟期的遊客能保持更長的時期。
四、前面所說的新疆旅遊業所進入成熟期僅僅是指在客源市場的占有上,但在產業的完善、產業鏈的延伸上仍然大有文章可做,包括怎樣提高人均消費,怎樣延長遊客在景區的停留時間,怎樣開發下游產品等方面均是今後要下功夫去研究和解決的。
因此,今後工作的思路和戰略應有一個調整,應從過去重開發和市場營銷轉移到打造精品和完善產業上來,引導投資流向項目的完善和內容的特色上和文化的挖掘上來,讓政策能傾向於如何拉長產業鏈和增加覆蓋面上來,以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和需要,才能使旅遊業健康穩步地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