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2-23日,上海光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召開了「上海光華國際化發展論壇」,同時舉辦了「上海光華推進高端發展,實施國際化經營大會」和「上海光華8年拼搏,8年輝煌成就展」,參加會議的人數達1200多人。從會上獲悉上海光華八年來銷售增長了15.2倍。2006年銷售額達5.5億元,2007年預計將達到6.5億元,單張紙膠印機的銷售額在我國印機行業中名列第一。同時,在這次會議中,訂購光華公司產的膠印機非常活躍,一天中訂貨合同金額達1.5億元,訂購意向達3.5億元。聽論壇,觀展覽,看銷售業績,真令人十分震驚、十分振奮、十分敬佩、十分可喜可賀!
另據了解,我國印機行業其它主要骨幹企業北人集團、上海高斯印刷設備公司、江西中景集團、江蘇昌昇集團、上海紫光、紫宏、亞華公司等印機製造企業近幾年來銷售業績也年年增長,產銷兩旺,取得了新的發展。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印刷機械行業前途光明,定能取得顯著的發展。因為我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給了我們印刷及設備器材製造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也為印機行業的發展制訂了一些鼓勵政策,為印機製造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發展機遇。
首先,我國印刷業持續發展,為印機製造業提供了廣闊市場。
一是書報刊印刷穩步發展,據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歷年統計,2001年書報刊印刷總量是1446億印張,2002年是1630億印張,2003年是1860億印張,2004年是2101億印張,2005年是2231億印張,2006年是2308億印張。隨著國家採取一系列支持文化產業和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我國的書報刊印刷業定會繼續穩步發展。
二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眾的消費大幅增長,對外貿易不斷擴大,促進我國的包裝裝潢印刷突飛猛進的發展。據《印刷技術》2007年年度報告粗略統計,全國包裝裝潢印刷業總產值達4000多億人民幣(僅供參考),超過了書報刊印刷。而且每年都在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
書報刊印刷和包裝裝潢印刷的蓬勃發展,為我國印機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廣大市場。印刷業的發展需要印刷技術裝備研發和製造的強有力支持。
其次,國家鼓勵發展的政策,為印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從2000年國家發改委制訂的《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中,曾把「全自動高速多色印刷設備製造」作為鼓勵項目;2004年在國家發改委制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把「捲筒紙和對開以上單張紙多色膠印機製造」作為鼓勵類項目;2005年國家發改委制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又把「自動化高速多色成套印刷設備製造」列為鼓勵類發展項目。過去印機行業雖然沒有因被列為鼓勵類項目而享受到多少優惠待遇,不過經過兩年多以來的呼籲、反映,現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開始從某些產品上採取一些實質性措施,支持印機行業的發展。如在2006年11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部分商品進出口暫定稅率的通知》(稅委會[2006]30號文件)中,將「計算機直接製版機器」和「膠印機用墨量遙控裝置」(包括墨色控制裝置、墨量調節裝置、墨斗體等組成部分)的進口關稅分別從7%、6%降到0。2007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2007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稅委會[2006]33號文件)中,再次明確了「計算機直接製版機器及零件」和「膠印機用墨量遙控裝置」的進口,實行「0」關稅。這樣做既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高質量的零配件,又有利於減少國產膠印機的部分成本,提高國產印機的質量。
另外,調整設備進口政策,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從1997年以來,進口>15000張/小時的單張紙膠印機和>60000張/小時的捲筒紙膠印機一般都可以免徵關稅和增值稅,使進口膠印機的數量成倍增長。而國內印機企業要進口一些必要的關鍵零部件卻要征關稅和增值稅,使國產機的製造成本明顯提高,造成了國產機和進口機不平等的競爭,也使國產膠印機的產銷陷入困難的境地。
近幾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後調整了進口印刷設備的政策,逐步扭轉了不平等競爭的局面,主要措施是:
1、2005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今年明確了此《目錄》代替2000年國家發改委制訂的《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其鼓勵類的項目是「自動化高速多色成套印刷設備製造」和「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明確了鼓勵類項目的範圍。在實際操作中,進口印刷設備能享受免稅的企業的範圍大大縮小。
2、2007年1月22日,財政部發布了2007年2號公告《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從印刷設備技術規格上做出了明確的界定,進口什麼規格的印刷設備能不能免徵關稅和增值稅,有效地減少了技術含量不高的印刷機的進口。
3、2007年5月15日,海關總署發布了署稅發[2007]90號文《海關總署關於執行〈國內投資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的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進口膠印機的免稅條件做了進一步的界定和說明。
4、2007年7月18日,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2007年35號公告,進一步明確了外資企業進口印刷設備徵稅和免稅問題。從文件內容看,大大地減少了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印刷設備的免稅範圍,只有極少數2002年4月1日前設立的外資企業,進口設備額度還未用完的企業還能享受免稅待遇,而且截止日期原則上是2007年12月31日。2002年4月1日以後新設立的外資印刷企業進口設備均要徵收關稅和增值稅。
從以上文件可以看出,進口印刷設備免稅範圍大大縮小了,符合免稅條件的機器技術規格提高了,進口印刷機的價格也提高了。因此進口印刷設備的數量大大減少了。與此相反,國產印刷設備的產銷節節攀升,大幅度增長。基本上造就了進口機和國產印刷機相對公平競爭的環境。
以上所述是當前印機發展的良好機遇。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的印機製造業,提高印刷設備的質量,增加印刷設備的功能,更好地滿足我國印刷業發展的需要,印機行業還應利用國家發改委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將「捲筒紙和對開以上單張紙膠印設備製造」作為「鼓勵」項目這一有利時機,爭取發改委為印機製造業進口必要的關鍵的先進的零部件制訂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給予國產印機製造業更多實質性的支持。這也是國際印機製造業的一般通行規則。這樣做,也有利於國產膠印機製造吸收新技術,提高國產機質量,降低國產機的生產成本。作為鼓勵類項目,印機企業進口自用精加工設備,也應享受免徵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待遇。否則列為鼓勵類項目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了。
另外,隨著國產印刷設備的快速增長,銷售的數量大量增加,市場不斷擴大,希望印機製造業不斷提高機器的質量、性能,增加功能,加強售後服務。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也是印機行業能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