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為尋求更好的經濟效益,很多礦業公司一直趨向於更大規模的採礦作業。在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中,這種手段使很多公司避免了價格波動帶來的衝擊。為適應日益增長的需求,巨型卡車正在不斷湧現,更大、更快、更強勁成為了眾多工程機械企業致力研發的重點,更強勁的機器是要以更高的耗能為基礎的,但是「節能減排」已在全世界達成共識,如何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已經迫在眉睫。這一現象在我國尤為嚴重,中科院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是全世界自然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10年建設部統計數字顯示,僅建築能耗就占總能耗的30%以上,而且還在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而建築耗能又只是工程機械耗能的一部分,工程機械行業已然是真正的耗能大戶。自哥本哈根會議後,美國和歐洲共同體統一了思想,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強制採用Tier4標準,而我國目前實行的還是Tier1標準,有能源和環保專家提出,中國從「十二五」要開始徵收排碳稅,今後大量生產低水平的工程機械已經不太可能,因此,工程機械行業的節能減排任務更加艱巨。
我國機械喝得多,吐得多
以巨型卡車為例,一款礦山自卸卡車載重量已達到240噸,如此高負荷的運載量將會瞬時消耗多少能源,同時又產生多少污染可想而知。而更大的消耗和污染則來源於一批老舊產品,目前老舊產品所配備的發動機大多是從新機下線時就裝配在產品上的。這些內燃機的二氧化碳排量,遠遠高出現在的行業標準。老舊產品上使用的液壓系統,存在的跑、冒、漏現象,也是導致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這些配套件可以通過更換得到解決,但如果將整機的液壓系統全部拆除重做,成本也非常高。而且,目前行業內使用的液壓系統是否能夠匹配老舊機型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