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潛在進入者分析
2010年開始,一些
照明電器企業開始涉足
開關插座生產,這對於插座行業市場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福田電工、豪意電器、深思電工、三雄·極光、壁虎電器、美加順、貴派電器、SOK電工等二線品牌逐漸崛起,在插座市場和開關市場表現搶眼。
2、替代品的風險
插座產品的替代品,主要集中在品牌。高端產品集中在西門子、松下一類的國際品牌,中端集中在公牛、突破電氣等國內一線品牌,低端集中在新崛起的電工品牌。從質量上來看,產品差距不大,價格差距卻比較大。因而,價格因素將影響產品的替代關係。對於一些預算不足、要求一般的消費者,往往在中低端產品的選擇上考慮到產品的價格。
3、買方議價能力
據調查,電工產品每年的市場容量90%以上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而帶來。一般來講平均消費不超過3次,重複購買頻率低,日常關注度低。由於居民對房地產的剛性需求,電工產品中的開關插座一類在長期內仍主要依靠購房需求、裝修裝飾來拉動增長。因而,在這種形勢下,較容易形成一定的買方議價能力。
4、供應商議價能力
選料過程就是電工企業在打造品牌的關鍵過程。以銅為例,品牌企業一般選用精銅,每噸價格約在6-7萬元之間,而部分只關注價格的企業則選擇4-5萬元/噸的黃銅或者紫銅,而且使用的銅片厚度約是0.5mm,僅為品牌企業銅片的一半,一旦批量生產,省下的成本可想而知,但省下成本的同時也省掉了品牌和信譽。據了解,一個系列產品從設計到開模、到出樣就要60到140萬元,一般要產量達到30萬個的時候才能把成本收回來,加上品牌推廣和渠道開拓等費用,單個產品的出廠價就不能低於5元左右,而目前電工最低出廠價已經達到1.7元,衝擊之大毋庸置疑。但業內人士也透露:即使競爭激烈,品牌電工企業毛利潤仍能維持在25-30%,而不做品牌、不重服務的企業毛利潤可能不到10%。投入與利潤還是成正比的。由此可見,
原材料供應商在電工行業產業鏈條中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電工企業的利潤空間。
5、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2010年,冠華照明、奧科特照明等企業競相切入電工領域、上電工產品,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有的電工企業格局,給原有的電工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為彌補龐大的渠道建設所造成的成本壓力以及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2010年很多電工企業都進行了產品線的擴充,涉足關聯性極強的照明領域。德力西、西蒙、飛雕等老牌電工企業也都涉足了照明領域,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很多實力雄厚的電工企業尋求發展突破的途徑之一。
作為一家較早進入電工行業的老牌企業,鴻雁電器在2010年投入5000萬元用於新品的研發。新品的品類包括:
LED產品、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智慧照明控制系統和高端電工產品。其中,2000萬元用於引進先進的LED照明生產線。而從2005年就嘗試照明業務的深思電工也在2010年5月正式提出要將照明產品發展成為未來企業的核心業務,目標是2012年實現照明銷量突破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