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肉羊生產及貿易趨勢

中國肉羊生產及貿易趨勢

2005-05-14 08:22:00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肉羊生產發展迅猛,形成以內蒙古、新疆為代表的牧區和以山東、河南為代表的農區兩大肉羊「生產集團」。研究牧區肉羊業有哪些競爭優勢、結合面臨的主要問題確定肉羊業發展戰略對草原畜牧業生產結構調整、牧民增收和生態環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肉羊生產與貿易趨勢    
  1.羊肉生產現狀及趨勢 2002年世界肉類總產量為24263.0萬t,其中,羊肉產量為1162.3萬t,占4.8%。半個世紀以來,羊肉生產量的年均增長為2.2%,高於牛肉增長速度,低於禽肉、豬肉的增長速度。年產羊肉50萬t以上的國家依次是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巴基斯坦,這些國家羊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8.1%。在過去的10多年中,羊肉生產呈現由已開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與1990年產量相比,已開發國家的產量下降了20%,而發展中國家的產量上升了43%,使發展中國家的份額由58%上升到71%。 
   
  中國羊肉產量為316.7萬t,占世界羊肉產量的27.2%,居全球首位,1980?2002年的年均增長速度為9.3%,遠遠高於世界2.2%的平均增長速度。 
   
  中國牧區畜牧業資源極其豐富,草原資源和牛、羊資源尤為突出,是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1980年,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區羊肉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為49%,是中國羊肉的最主要產區。改革開放以後,華北平原的肉羊業異軍突起,2002年,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5省羊肉產量達到123.8萬t,占全國的39.1%;五大牧區占全國的比重下降到31.8%。2002年末,五大牧區羊的飼養量為12584.3萬隻,占全國羊飼養量的39.8%,綿羊毛產量占全國的56.1%,羊絨產量占全國的59.9%,可見,牧區是毛絨的主要產地。 
   
  發展中國家的養羊業仍處在傳統畜牧業階段,已開發國家已進入現代畜牧業階段,既採用集約化生產方式進行規模生產;現代畜牧業與常規畜牧業的結合,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又可把最新科技成果應用於畜牧業生產中,實現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率的目的,是中國畜牧業生產發展趨勢。
   
  2.羊肉、活羊貿易及趨勢 在世界肉類市場上,羊肉貿易量占生產量的8%左右。1990年總出口量為83萬t,到2000年時上升到95萬t,增長了15%。目前,羊肉的出口被已開發國家壟斷,進口國也集中在已開發國家,貿易量是活羊的3倍左右。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是最主要的羊肉出口國,合計占出口總量的2/3;羊肉的主要進口市場有歐盟、美國、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其中歐盟、美國和日本進口的主要為高檔羊肉。目前,在國際市場銷售的羊肉主要為肥羔,4-6月齡屠宰的肥羔胴體重可達15-20kg,這樣的肥羔肉質細嫩,在市場上倍受青睞。在美國、英國每年上市的羊肉中90%以上是羔羊肉。
   
  觀察羊肉的國際貿易,現今呈現許多新特點:一是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羊肉進口地區的歐洲羊肉產量下降。歐盟國家因重新調整畜牧業布局,預計在未來5年內羊肉產量下降30%,比目前減少3.2萬t,羊肉的自給率降到70%左右,特別是英國在受口蹄疫衝擊後,羊肉產量下降幅度將比預期要大,這種情況將導致歐洲從外部地區進口更多的羊肉以保證市場供應,羊肉價格預計會隨之上漲。二是美國未來數年內肉羊產量將下降1.8t,降幅度達到14%,紐西蘭和北美地區肉羊屠宰量減少。三是澳大利亞羊肉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活羊出口競爭激烈,加上嚴重乾旱,飼料供應緊張,肉羊掉膘嚴重,每隻羊的出肉率下降。另外,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美國取消了對羊肉進口的限制,為羊肉國際貿易提供了很大空間。中東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決定了該地羊肉產量在近年內不會增加,且供給更加緊張。因此,世界主要羊肉出口國羊肉產量下降已成定局。雖然已開發國家羊肉產量下降,但是世界範圍內羊肉需求量卻不斷增加,尤其是墨西哥、加拿大羊肉消費量一直呈上升趨勢。這種情況推動了國際市場羊肉價格上揚,需求供給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中國牧區肉羊業的競爭優勢    
  1.價格優勢 羊肉是世界公認的高檔食品,國際貿易中價格較高,近年來,中東地區進口價格為30元/kg左右;歐洲價格也在28元/kg以上:亞洲國家的平均進口價格略低,在19~25元/kg之間。2000?2003年,中國帶骨羊肉平均集市價格為15.59元/kg,同期,內蒙古為13.41元/kg,甘肅為13.17元/kg,新疆為16.50元/kg,青海為12.47元/kg,明顯低於國際價格;除新疆外,牧區的羊肉價格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內蒙古、甘肅、青海比全國平均價分別低16.3%、18.4%和25.0%,表明牧區羊肉價格更具競爭優勢,在國內市場是有競爭力的。 
   
  2.綠色食品 中國牧區的肉羊業屬草原畜牧業,與農區肉羊業的最主要區別是以放牧為主。中國牧區養羊業機械化水平低,很多牧民還在遊牧或以遊牧為主,獸藥使用量小、時間短,飼料添加劑用的更少,羊肉中沒有有害物質殘留;大草原遠離工業污染,在草原上自由運動、自然生長的肉羊是真正的天然綠色食品,擁有質量競爭優勢,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 
   
  3.知名的肉用羊品種 中國牧區的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阿勒泰羊、多浪羊等是中國著名的肉用羊品種,其所產羊肉色澤純正、肉質鮮嫩多汁、無膻味、營養價值高,是傳統名牌產品。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針對綿羊品種混雜和生產能力下降狀況,制定了「雜交改良與本品種選育並舉」的方針,加大了本品種選育工作。在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良種集中產區劃定選育基地,建立選育核心群。在1986年和1997年先後正式命名了這兩個肉用羊品種。烏珠穆沁羊主要分別在錫林郭勒盟東部和周邊地區,存欄量為150萬隻,成年羊體重60~80kg、屠宰率53%、淨肉率45%、產羔率105%~110%;蘇尼特羊主要分別在錫林郭勒盟西部和周邊地區,存欄量為90多萬隻,成年羊體重60-80kg、屠宰率55%、淨肉率45%、產羔率110%。 
   
  在全球羊肉總產量中,1/3為山羊肉。提起山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牧區優質的絨山羊。其實,像內蒙古著名的阿爾巴斯絨山羊和二郎山絨山羊生長在山區,其肉質鮮美、無膻味、營養價值高,可與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相媲美,遺憾的是,在消費市場上還沒有被廣泛認可。在原產地,這兩個品種的山羊肉是用來招待他們心目中最高貴的客人的。目前主要的矛盾是山羊絨價格高,生產肉不划算,可通過改良、選育,培育出新的肉絨兼用型山羊品種。 
   
  4.廣闊的草原 從世界主要羊肉出口國的經驗看,羊肉生產一般具備大面積的草地、適當的品種、特定的加工條件等。中國五大牧區天然草場遼闊而寬廣,草原總面積達27778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達21630萬hm2,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74%。僅內蒙古現有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6個著名大草原,生長有1000多種飼用植物,飼用價值高、適口性強的有100多種,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鹼草、野燕麥等禾本科和豆科牧草非常適於飼養牲畜。從類型上看,內蒙古東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質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種類繁多,具有優質高產的特點,適宜於飼養大畜,特別是養牛;中部和南部的乾旱草原降水較為充足,牧草種類、密度和產量雖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營養,適於飼養牛、羊等各種牲畜,特別宜於養羊;陰山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氣候乾燥,牧草種類貧乏,產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是小畜的優良放牧場地;西部的荒漠草場很適合發展駱駝。
   
  5.肉羊產業化生產體系初步形成 目前,草原興發集團在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擁有71家生產工廠,具有年屠宰加工肉羊600萬隻的生產能力,以草原興發集團為龍頭的羊肉加工企業,已改變了過去白條肉、冷凍胴體、手工作坊的醬滷製品為主的單調加工製作,在產品精深加工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肉類食品的加工越來越細。在羊肉加工上,主要的肉食品種有羊肉塊、羊肉片、羊肉串、凍全羊、羊排、羊裡脊、烤羊腿等數10種產品。另外,熟肉的加工工藝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將傳統的工藝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開發出具有當地特色的西式肉製品、低溫肉製品、速凍方便肉等。肉食品加工正朝著凍變鮮、大變小、生變熟、粗變精、散裝變規格化的方向發展。
   
  三、中國牧區肉羊業的戰略選擇   
  1.優良地方品種為主,引進肉用羊品種為輔 中國牧區擁有優良的地方肉用羊品種,除肉質優良外,這些品種能夠適應牧區比較嚴劣的自然條件和環境,具有耐粗飼、耐嚴寒、抗風沙、善跋涉等優勢,引進的專用肉用品種適合氣候溫和、舍飼或近距離放牧,對飼養條件的要求很高,否則,體型大、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高、肉質細嫩和繁殖力高等優勢難以發揮,所以,在青藏高原、天山山脈和阿勒泰山脈等海拔高的地區,只能選擇藏系羊、多浪羊、塔什庫爾羊、阿勒泰羊、哈薩克羊等品種;目前的生產力水平、經營方式和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這些地區不宜引進國外專用肉用羊品種:內蒙古草原和新疆南疆、甘肅的東部和北部等草原牧區,屬溫性草原,絕大部分地區的自然條件比較差,草地退化嚴重,飼草料緊缺,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載過牧,牧民的投資能力低,肉羊業的品種選擇仍然要以地方優良品種為主,如內蒙古地區要以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為主;儘管牧區擁有優良肉用羊地方品種,但是;優良肉用品種羊的數量與需求仍然存在矛盾,不能滿足肉羊業發展的需要,因而,在自然和資源條件較好、經濟比較發達、牧民素質比較高的少數牧區,可以引進無角多特、薩福克等肉用綿羊品種,與地方肉用品種進行經?雜交或胚胎移植。
   
  建立肉羊種羊良種繁育體系和今後的品種引進中,要堅持「適宜、優質、高效」的原則,實施優良地方品種為主、引進肉用羊品種為輔戰略。品種引進應當少而精,購買精液和胚胎是上策。同時,要充分發揮品種改良站和人工授精站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優良肉用種羊的冷凍精液,提高良種普及率。 
   
  2.提高羔羊肉比重 中國牧區羔羊肉的產量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據草原興發提供的數字,2000年該公司年育肥羔羊10萬隻、加工羔羊肉5萬t,2002年成功實施了企業購併戰略,羔羊肉的生產與加工能力會明顯提高。草原興發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羔羊育肥的具體做法是將羔羊在草原上放牧4個月左右,然後由基地收購到指定地點進行棚圈飼養,用人工牧草育肥,6~12個月齡出欄。據測算,羔羊長1kg肉需要消耗19kg草,而在傳統生產方式下一隻普通羊,生長期需2-3年,長1kg肉需要消耗49kg草,而出欄時的體重相近,羔羊肉質鮮嫩、口感好、易消化、營養高,經濟效益明顯高於後者。同時,減輕草原壓力,使草地得以休養生息,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牧區的優良地方肉用羊品種除很強的適地性外,另一個特點是個體都比較大、增重快,為羔羊當年出欄奠定了基礎。
   
  愛吃羔羊肉已成為消費趨勢,肉食品加工企業直接面臨市場,開始調整羊肉加?f:結構,增加羔羊肉比重,對羔羊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廣大的牧區市場並沒有出現與城市市場相同的明顯變化,羔羊肉與老羊肉的價格差別不大,加上飼養習慣、生產條件的作用,牧區羔羊育肥有待推廣。一方面,廣大肉食品加工企業要不斷開發牧區市場;另一方面,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利用市場價格導向,逐漸轉化牧民的飼養方式,推廣羔羊育肥技術。另外,建立強有力的監管制度,對目前有的地方承包草原中出現的掠奪式的經營,實行嚴格的獎懲,加速羊的出欄。 
   
  3.肉羊的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畜牧業已開發國家除具有優良的肉用羊品種、先進的飼養、加工、儲藏等技術、超前的科研、及時的信息、完善的服務體系外,牧場主的肉羊飼養規模都很大,2002年五大牧區牧戶平均羊的年末存欄量為89.58隻,經營規模無法與之相比。但是,戶均可利用草原面積達131.8hm2,儘管草原質量偏低,但為肉羊業的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解決規模化經營的前提是建立起草原的合理流轉制度,而流轉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明晰產權,使其具有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徹底杜絕草原「大鍋飯」。同時,也解決了草原生態惡化的主觀根源。要逐步轉變中國牧區草原畜牧業的傳統經營方式,建立飼草料基地,實行半舍飼,進行羔羊育肥,提高肉羊個體生產性能,提高出欄率,加速周轉。優化畜種結構,在肉羊優勢區,實施專業化生產。培植羊肉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牧戶」的形式,實現定單畜牧業。 
   
  4.外向型畜牧業 中東地區是中國牧區主要的肉羊國際市場。內蒙古從1989年就開始向中東地區出口活羊,至今累計出口量已達90餘萬隻,品種是烏珠穆沁肥尾羊和蘇尼特肥尾羊,但是,因為出口渠道不暢,近年來出口數量下滑。中國牧區的活羊出口價格比中東國家進口價格低10%~20%,具有優勢,亞洲有1200萬隻的市場,打開亞洲活羊市場是可能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研究亞洲穆斯林國家市場的需求和貿易方式;內蒙古與新疆進行合作,以新疆穆斯林和中東國家合作夥伴為橋樑,逐步打開穆斯林國家市場;加強飼養管理,使烏珠穆沁肥尾羊和蘇尼特肥尾羊的飼養過程、肉質更適合穆斯林的要求,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建成活羊出口基地。 
   
  近年來,中東地區開始進口白條羊,新疆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要加快出口認證和原產地認證,把阿勒泰地區建成白條羊出口基地。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