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水處理行業分析報告 >> 海水淡化市場前景分析

海水淡化市場前景分析

2013-05-15 10:19:01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的產能將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產值達300億元。不過,高成本和技術瓶頸目前仍制約著海水淡化產業的大發展,政府的支持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值得關注的是,基於「十二五」規劃中將「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 75%以上」作為目標之一,不少上市公司已在布局海水淡化設備產業。

  後年產值有望達300億元

  海水淡化是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是促進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海水淡化主要分為蒸餾法和膜法兩種,蒸餾法的運用更加成熟,該方法具備受原水濃度限制小、淡化水純度高、適合大規模建廠、直接利用熱能以及經濟實惠等特點。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便將海水淡化視為重要發展戰略;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將達220萬立方米/日以上,國內海水淡化產業產值達300億元,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

  但就現階段看來,海水淡化這一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的產業多運用於工業行業。國內運用於工業的海水淡化工程已有諸多典型案例,如天津北疆發電廠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一期10萬立方米/日工程,設備投資1.2億美元, 已於2010年投產);天津大港新泉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10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工程投資10.5億元,2009年投產)。

  成本、技術成產業化瓶頸

  雖然政府頻頻釋放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的信號,但在我國這一產業仍面臨難以突破的瓶頸——技術和成本,這仍制約著「海水淡化」產業化進程。 

  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受成本影響,國內目前除了國家示範項目外,真正由需求產生的海水淡化項目寥寥無幾;技術門檻方面,海水淡化三大關鍵技術裝備中,除高壓泵外,能量回收裝備、反滲透膜及組器都依賴進口;成本方面,「熱法」的缺點是熱耗能高,成本高。「膜法」雖然熱能耗小,但因為膜阻力大,過程中需要用到高壓泵,實際能耗僅比熱法低10%至20%,且膜的價格不菲,壽命又短,每年有50%的衰減,因此成本也不低。

  雖然海水淡化是一個趨勢、一個目標,但將其作為主要用水目前還很難做到,海水淡化運用於民用的可能性較小。其原因在於,「工業用水每噸為7元至8元,而民用水每噸為4.5元;淡化海水出廠水價在每噸4.5元左右,輸送成本為2.5元/噸至3.5元/噸,若淡化海水民用,相關企業面臨的要麼是巨額虧損,要麼只能提升水價。因此,海水淡化是否能產業化還取決於政府的支持和補貼。」

  多家上市公司已搶先一步

  「十二五」規劃將「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75%以上」列為未來目標,這或許為相關公司帶來機遇。

  對此,按照這一指標來估算,預計海水淡化設備、材料公司將獲得近90億的市場空間,其中反滲透膜及膜組件在10億元左右,但是目前中國更多是依賴進口,也正因此,具備技術儲備的國內企業也將有機會參與其中。

  而上海電氣早在2008年就已製成了國內首套萬噸級海水淡化設備,是國內較早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大型企業之一。公司目前的海水淡化業務已覆蓋國內外市場。國內項目包括國華滄東黃驊發電廠二期1.25萬噸/天熱法海水淡化項目等多個項目,國外項目分布在印尼、越南等地。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