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自2012年年初合併土豆網之後,優酷的日子並沒有明顯的好轉。這才有了今年年初關於優酷引入戰略投資者的種種傳聞。如今,樓上的那隻靴子終於掉下來了,優酷最終選擇阿里,以12.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阿里18.5%的公司股份,這一外表看上去高大上的聯姻,實則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光鮮,甚至可以說是前景十分微妙。
2010年年底,古永鏘帶領優酷在紐約證交所拔得頭籌時,一片躊躇滿志。在獲得老大席位之後,優酷為了追求規模效應,於2012年成功併購了土豆網,所有這些業績,並沒有讓優酷的財報好看過,雙方合併後的第一年,公司總營收翻倍的同時,虧損額更是擴大了150%。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中國優酷網站/媒介測量報告顯示資本市場只能解決優酷等一批網絡視頻公司的資金短缺問題,更無法解決最根本的競爭力難題。直到今天,優酷們依舊扮演的是一個「二道販子」的角色——從國內電視台甚至是國外電視製作機構購買電視劇,在網際網路上播放,再向廠商兜售廣告。這一簡單的商業模式背後,隱藏著可怕的危機,由於缺乏足夠的技術、內容等諸多方面的競爭壁壘,網絡視頻依舊只是一個資本催熟的行業,有點像當下時髦的電視劇製作行業,只要足夠有錢,誰都可以以高科技的名義進去玩玩票。
當然,這樣的遊戲只屬於那些財大氣粗的玩家。在這一領域,阿里、騰訊、百度、搜狐都是手握大量美元現金的入市者,只有優酷是個例外。
從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前,古永鏘的信條是:只要優酷成為國內視頻行業的執牛耳者,它就不會輕易死掉。在2005—2013網絡視頻血拚的近10年中,這一定位是明智之選——在找到切實的商業模式之前,優酷只能依賴風險投資輸血。從2007年到2013年的7年裡,優酷的收入從當初的1700萬元人民幣增長到了 30億元人民幣,增長了近200倍,可7年間的虧損額只是從原初的8.9億元人民幣減為5.8億元人民幣,只減少了35%,尤其是上市後從2011年到 2013年的這三年中,營收幾乎每年翻番(連續三年營業額分別為8.9億元、18億元、30億元人民幣),虧損也同步放大(分別為1.7億元、4.2億元和5.8億元人民幣)營收越大,虧損越多,成為優酷們的一大奇觀。
迫於資金壓力,優酷不得不引入戰略投資。古永鏘口口聲聲說看中的不是阿里的錢,事實上,優酷為了獲得12億美元的資金輸血而委身阿里,並非最佳選擇。相比於阿里,優酷如果選擇和騰訊合作,會產生極佳的協同效應,騰訊有非常好的渠道入口,優酷有豐富的視頻資源,這本來就是天作之合,雙方之所以未能走到一起,可以推測,錢是唯一的障礙。此前,騰訊攜微信這一移動入口傲視群雄,以2 億美元到4億多美元不同的價格,分別占據京東、大眾點評和搜狗從15%到40%不等的股份,如果以同樣的模式入股優酷,想來騰訊只有幾億美元的嫁妝,這對優酷而言,難解其資金貧血的燃眉之急。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優酷與阿里聯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阿里對新浪微博的輸血。如今,倚重阿里土豪的慷慨解囊,微博終於上市,但微博的前景同樣未必光明一片。在此之前,阿里引人眼花繚亂的一系列收購併沒有什麼章法,從文化產業到物流,只要有資本收益,全部納入囊中。是否能產生協同,屬不屬於範圍經濟,對於阿里核心競爭力有無幫助,這些都不是馬雲們考慮的問題。馬雲向來有媒體情結,除了直接的資本收益之外,他只關心:優酷能不能像微博那樣,成為淘寶的又一個新的營銷管道?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對於網絡視頻行業而言,2014年將是一個分水嶺。搜狐第一季度爆出高達8000萬美元的巨額虧損(不久前首席營銷官兼COO王昕離職),愛奇藝將力爭上市,而優酷則繼續在奔向贏利的泥潭中掙扎。網絡視頻業依舊在等待更大的產業整合,並且和傳統影視產業深度融合之後,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商業模式,在此之前,優酷們的前景依舊是雲霧繚繞,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