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體材料從材質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還有化學材料、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等。
新型牆體材料從用途上可分為砌塊、磚和板材三大類。迄今有139個城市基本完成了限用、禁用粘土實心磚要求。目前,我國牆材生產總量8000億塊,其中,利用廢渣、多種爐渣、粉煤灰等或摻廢渣30%以上的粘土內燃燒結普通磚年產量1300億塊,占牆體總量的16.25%。另外建築砌塊逐漸取代粘土實心磚,占全國牆體總量4.06%;頁岩燒結磚年產量400多億塊占牆材總量的5%,輕質板材占牆材總量2%左右,蒸壓灰砂磚年產量70多億塊,占全國牆材總量的0.88%,加氣混凝土占牆體總量的0.53%(註:國家建材局、建設部編,《中國牆改十年》,農業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 年5月。)。全國新牆材年產量已占牆材年產總量39.26%,其中磚類牆材產品占32.13%(註:國家建材局、建設部編,《中國牆改十年》,農業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牆體材料革新建築節能辦公室,2004年5月。)。可見磚類新型牆材產品己成為新牆材主導產品。目前國內常用的有:陶粒混凝土砌塊、普通混凝土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灰砂磚、燒結頁岩磚、燒結空心磚、粉煤灰磚、GRC空心輕質隔牆條板等。
我國新型牆材產量快速增長,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新型牆材的技術設備水平和產品質量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在十幾年間引進並建成了一批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牆體材料生產線,包括利廢空心磚生產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生產線,輕型板材生產線等。此外,在引進國外先進的煤矸石制磚設備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煤矸石半硬塑或硬塑擠出生產線,實現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技術裝備水平邁上了新台階。
新型牆體材料生產開始向規模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新型牆體材料中的紙面石膏板生產線最大生產規模已達到3 000萬㎡/年:新建混凝土砌塊和加氣混凝土生產線的規模一般在10萬立方米/年以上;新建燒結空心磚生產線的規模一般在3 000萬塊/年以上,最大的單線規模達到了8 000萬塊/年(註:陳榮英,《節能建築與節能材料的發展方向》[J],黑河科技,2006年3月。)。
國內新型牆體材料應用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取得種種進步的同時,我國的新型牆體材料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也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主要表現在:
1、牆體材料以實心粘土磚為主的狀況還未根本改變。
目前,我國實心粘土磚的年產量還有5,400多億塊,絕大部分是由生產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大量浪費能源和污染環境的鄉鎮企業生產的。每年因此而毀壞和占用的耕地達到95萬畝,替代性的新型建材主導產品的發展與建築市場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2、推廣應用力度不夠。
產品生產與應用脫節的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市場和應用技術的研究滯後,一些產品沒有列入工程建設標準,不能順利地進入建築應用領域,使新型牆材的使用範圍,應用數量受到了限制。新型牆材的生產能力沒有充分發揮,設備利用率低,直接影響了新型牆體材料企業的經濟效益,制約了新型牆材的進一步發展。
3、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
新型牆體材料開發與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企業技術開發投入不足,主要設備仍依賴進口,企業自主開發能力較弱,重複引進較為嚴重,地區間的分工、協作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對市場需求及變化研究不夠,攻關的技術目標還不夠清晰,技術開發缺乏資金和有了資金攻關方向不清的問題同時存在。
4、企業競爭能力差,生存較為困難。
新型牆體材料在成本和售價方面無法和實心粘土磚競爭,大部分新型牆體材料生產企業生存困難,直接影響了新型牆體材料的發展。
隨著國內建築業的發展以及國家對建築材料標準的提高,我國建築業不僅對牆材的需求有大幅度提高,而且對新型牆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根據新型牆體材料的內涵和發展趨勢,我們應在進一步改善企業資源狀況以及合理組織這些資源在整個產業中的配置的使用的基礎上,採取加大政策法規的調控力度、創造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推進新型牆體材料企業標準化建設、推進新型牆體材料企業的技術進步、增強新型牆體材料企業的營銷能力、拓展新型牆體材料企業規模、提高新型牆體材料企業從業人員的素質等措施,真正加快新型牆體材料在我國的推廣應用。
總之,大力發展節土、節能、利廢、保護環境和改善建築功能的新型牆體材料,取代能耗高、占地毀田和建築節能差的粘土實心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我國建築業蓬勃發展,最終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有關更多牆體材料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牆體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