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是一個動態的和歷史的概念,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東西,而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它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農業生產技術由經驗轉向科學,如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育種、栽培、飼養、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農業科學技術迅速提高和廣泛應用。
現代機器體系的形成和農業機器的的廣泛應用,使農業由手工畜力農具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如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拖拉機、耕耘機、聯合收割機、農用汽車、農用飛機以及林、牧、漁業中的各種機器,成為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使投入農業的能源顯著增加,電子、原子能、雷射、遙感技術以及人造衛星等也開始運用於農業;
從已開發國家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包括兩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是農業生產的物質條件和技術的現代化,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裝備農業,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學化;
二是農業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實現農業生產專業化、社會化、區域化和企業化。
①現代農業的本質內涵可概括為:現代農業是用現代工業裝備的,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的,用現代組織管理方法來經營的社會化、商品化農業,是國民經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
②農業部長杜青林的概述:現代農業是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和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撐,在家庭經營基礎上,在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
現代農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其基本特徵是: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現代農業機器體系廣泛應用,因而機器作業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業;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有9億人口,占據全國人口70%,農業人口7億占產業總人口50%,三農問題關係社會穩定與國富民強。與此同時,在現代社會,農業也是一個蘊含大量機會的大產業。目前,中國每年農產業及食品總規模為9.3萬億,農資總市場為2.2萬億。201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2萬億(其中電商13億),農業產業鏈占據了半壁江山。超過10萬億的農業市場規模下,預計其現代農業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級別。
在此利好刺激下,資本市場日益關注現代農業發展。包括聯想、阿里巴巴、萬達等知名企業都已進軍農業市場,未來農業上游領域農發種業、隆平高科等;中游北大荒;下游流通環節的象嶼股份等公司發展值得關注。
新時期下,現代農業發展將有以下趨勢:首先,農村土地改革進程將加快,種植和養殖業規模化經營將被大力推動;其次,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企業將向集團化邁進;最後,「網際網路+」背景下,農業網際網路可期。物聯網、大數據實現精準農業,降低單位成本,提高單位產量。此外,信息化管理實現工廠化的流程式運作,將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和農業生產模式創新。更多相關現代農業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現代農業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