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醫療服務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移動醫療行業現狀分析

2016年我國移動醫療行業現狀分析

2016-09-09 13:32:51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對於移動醫療行業來說,今年可能是「移不動」的一年。多家公司網際網路醫療項目難逃「高流量、低盈利」窘境,同時一線創業公司紛紛收縮戰線、勒緊荷包。8月中旬,兩家老牌移動醫療企業陷入裁員風波;新三板企業就醫160宣布對公司組織架構和部分業務團隊進行優化;隨後,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紮根5年的 「尋醫問藥網」被爆出裁員比例超過50%。

  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各路資本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跑馬圈地,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問題日益凸顯,投資熱潮逐漸退去,市場進入了理性發展階段。儘管移動醫療市場空間大,但由於網際網路用戶和醫藥主流用戶存在脫節,移動醫療紅利爆發至少需要五年時間。中報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網際網路醫療業務尚未形成規模化盈利,部分甚至拖累整體業績。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抓緊構建可實現流量變現的閉環,因「網際網路+保險」契合了多方需求,成為探索盈利模式的重要方向。以下是2016年我國移動醫療行業現狀分析:

移動醫療

  仍處於燒錢階段

  在行業廣闊前景的刺激下,移動醫療成為眾多資本的掘金地,前兩年不少A股上市公司因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受到二級市場的追捧。據不完全統計,A股有超過50 家上市公司涉足網際網路醫療領域。但從今年中報的情況來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尚未形成規模化盈利模式,移動醫療業務對上市公司業績貢獻有限。

  以主板某知名藥企為例,近兩年該公司一直將「網際網路+大健康」 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但從中報看,由中藥飲片和中藥材貿易組成的中藥板塊依然是公司營收的主力。「網際網路+大健康」戰略主要落地於其非全資子公司上,集合了 B2B(大宗交易)、B2C(醫藥電商)、O2O(智慧藥房、社區健康)、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移動醫療)等多個平台業務。上半年,該子公司歸屬於少數股東損益為-414.61萬元,負債較同期增加2800多萬元。

  另一家早就向移動醫療轉型的傳統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2014年獲小米「加持」,得到2500萬美元投資並成為小米在移動健康領域布局的重要一環。但從中報來看,該公司業績表現不理想。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7.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9.26%。

  背靠上市公司這棵大樹的移動醫療項目尚且如此,一線的移動醫療創業公司就更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了。8月中旬,來自就醫160官方信息證實,公司計劃對組織架構和部分業務團隊進行優化,實施末位淘汰制,需優化的人員占全公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8月22日,就醫160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277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7%。雖然營收增長迅速,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就醫160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仍處戰略虧損期,報告期內,公司累計虧損5000多萬元。

  另一處於第一梯隊的移動醫療創業企業——微醫集團(掛號網),盈利能力也相當有限。這從其股東復星醫藥歷年業績報告可窺出一二。2015年,上市公司復星醫藥通過全資子公司累計持有掛號網9.73%股權,投資總額高達6500萬美元。不過,2014年-2015年微醫集團對復星醫藥的利潤貢獻都不大。

  海量流量難變現

  與低盈利對應的是移動醫療行業持續爆發的流量數據。

  上半年,就醫160經歷了一個快速擴張階段。半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就醫160平台服務醫院3017家,報告期內增加了830家;平台可服務醫生數量超過47萬位,報告期內增加了3萬多位;實名註冊用戶超過9700萬位,報告期內增加了2900萬位。

  今年5月已成功完成A輪融資的平安好醫生,藉助平安集團的優勢,在數據流量上同樣表現亮眼。截至8月底,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已破億,月活躍用戶2774萬。除了通過1000位全職醫生形成的核心服務圈,平安還簽約了5萬名社會化醫生作為服務外圈,分布在線下3000家定點醫院,並匯集了5000位三甲醫院名醫,實現全國名醫一鍵呼叫。

  如何將海量流量變現,解決目前持續燒錢虧損的狀態是移動醫療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服務對象劃分,移動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可分為三種:患者服務端企業,包括以問診掛號為入口整合醫療資源、慢病管理等;醫生端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分為醫生集團和醫生社區、工具,通過把握醫生資源切入醫療服務;醫院服務端企業,以網絡醫院為主,為醫院開展網絡遠程醫療提供平台。

  對於過億用戶流量如何變現,平安好醫生人士表示,網際網路醫療的流量變現模式有很多種,平安好醫生探索的路徑是打造一個線上服務結合線下落地的O2O閉環,以線上平台的基礎服務作為入口,通過線下的增值服務黏住用戶,利用滿足多層次細分需求的付費產品體現平台價值,最終實現盈利。

  凡星資本合伙人張勇表示,資本熱捧時期移動醫療企業狂熱追求用戶量,但並沒有真正抓住C端用戶,接下來企業需要從「燒錢換流量」向「實現存量價值」轉變,投資機構會越來越看中企業商業變現的能力。

  億歐網一位長期觀察移動醫療行業的分析人士指出,移動醫療領域市場空間巨大,但由於網際網路用戶和醫藥主流用戶存在脫節,國內網際網路網民主要為15歲以上的青年人,但醫藥主流用戶集中在15歲以下或45歲以上的人群,因此移動醫療紅利爆發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有些產品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培育。

  瞄準「網際網路+保險」

  36氪2016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研究報告指出,網際網路醫療支付方與醫保打通,及網際網路醫療平台與商業保險打通,是移動醫療行業獲得生機至關重要的一環。

  數據顯示,2015年醫療機構總收入和醫藥終端市場總和為3.8萬億元,其中商業保險支出僅有2400億元。36氪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現行醫療保險制度主要依靠社會醫療保險,在近年來個人支付部分減少的情況下,醫保呈現巨大壓力,未來醫保體系將向醫保三險統籌、商保有效補充的方向發展。

  2016年,移動醫療企業嘗試以商業保險作為支付方來串聯診所、患者甚至醫院和藥店,包括就醫160、春雨醫生、丁香園、平安好醫生都在探索「網際網路+保險」的出口。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希望通過多點布局,將「網際網路醫療+保險」打造為一個商業閉環。

  2015年平安好醫生上線,標誌著平安集團走向移動網際網路醫療的第一步。除了平安以外,中英人壽、中國人保財險,中國人保壽險、泰康人壽等保險公司紛紛與移動醫療企業牽手,加快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布局。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居民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日益增大,醫療和健康將成為保險公司未來的重要盈利點,保險公司投資健康產業鏈對於整合資源,反哺保險主業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未來存在三個方面的機會,第一網際網路企業可以成長為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讓保險的購買更加簡單、方便;第二、目前大部分商業保險的場所醫療都不太專業,未來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與保險公司可以一起嘗試保險產品的開發;第三、移動醫療企業平台沉澱下來的海量數據,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做大數據互配,降低其賠付成本。羅寧政指出,網際網路醫療與保險公司的深度合作,有助於保險公司控費,預計未來就醫保險業務營收會到達千萬元級別。

  但受醫保支付環境不完善、居民就醫習慣未形成、保險產品難設計等因素影響,當前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營收還是以平台服務、廣告收入、軟體銷售等為主,尚未通過保險業務形成較大規模的盈利。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在中國醫療領域起到主導作用還是政府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商業保險繳費優惠等政策剛剛出台,政策發揮作用需要時間,商業保險被廣泛接受亦需要時間。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移動醫療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