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環保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中國土壤修復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2016年中國土壤修復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2016-10-11 10:47:54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相較於歐美40年的發展,中國土壤修復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仍屬新興行業,尚未有很好的基礎積累和技術儲備。2004年北京「宋家莊事件」是開起中國土壤修復的鑰匙。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成功完成了多個土壤修復工作,如北京化工三廠、紅獅塗料廠、瀋陽冶煉廠、唐山焦化廠、重慶天原化工廠、杭州紅星化工廠、江蘇的農藥廠等,這些案例為中國土壤修復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根據環保部2014年發布的《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應用指南》(徵求意見稿),土壤修復技術按照處置場所、原理、修複方式、污染物存在介質等方面的不同,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

  按照處置場所,可分為原位修復(insitu)技術和異位修復(ex-situ)技術。按照「源-途徑-受體」控制方式,可分為污染介質治理技術、污染途徑阻斷技術和受體保護技術,具體包括的技術種類見表1。

  由於該表主要為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未包含礦山、農田等部分修復技術,如礦山生態恢復技術、農業生態修復技術等。本文在後續的分析中,將礦山生態恢復技術、農業生態修復技術併入到生物修復技術中去。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對公開招投標項目的統計調查發現,2008-2016年,中國177個土壤修復項目中,土壤修復以污染介質治理技術為主,占比68%;污染途徑阻斷技術占比32%。

  在污染介質治理技術中,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成為主要技術,分別占比32%和27%;物理、化學單一類技術應用占比相對較小,分別為2%和7%(圖1)。

  從具體修復技術種類來看,填埋/阻控(32%)、固化/穩定化(23%)、礦山生態恢復(14%)成為土壤修復應用最廣泛的技術,而水泥窯協同處置(5%)、氧化還原(5%)、微生物(4%)、植物修復(4%)與農業生態修復(4%)技術也是主要應用的技術。

  相比之下,抽提處理(3%)、土壤淋洗(1%)、化學改良(1%)、熱解析(1%)、氣相抽提(0.5%)與高溫焚燒(0.5%)技術市場應用占比較低。

  按照處置場所分類來看,根據污染土地或污染類型的不同,中國土壤修復項目採用的處置場所比例也有不同。在上述統計的項目中,污染農田修復、礦山修復、鹽鹼地修復以原位修復為主,原位修復技術應用比例分別為88%、79%與100%;污染場地修復仍以異位修復為主,原位修復技術應用比例僅為33%。

  總體上看,仍以異位修復為主(61%),但其相對較高的成本、能耗以及清挖、轉運、處置中產生二次污染風險,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表2)。

  整體來看,目前中國土壤修復使用比較成熟的技術主要是異位修復技術,原位修復技術少,尤其是污染場地中,原位修復技術大都仍處於試驗和試點示範階段。

  土壤修復技術中,填埋/阻控、固化/穩定化、礦山生態恢復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而監測自然衰減技術、多項抽提技術、電動力學修復技術、制度控制與工程控制技術等均尚未在土壤修復中應用,或僅有中試工程。

  從技術裝備來看,中國修復裝備研發緩慢滯後,現有的修復技術和設備主要從國外引進或者在國外引進的基礎上加以改裝以適應中國的土壤條件;在使用方式上有購買和租賃,其中租賃也占據了一大部分。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