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是醫療轉型的新路徑,移動醫療也借著「網際網路+醫療」的東風正在深入到傳統醫療的方方面面。
2016年移動醫療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如何?據悉,與2015年截然相反,最近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各大移動醫療公司都在被不斷的唱衰,無論大小!移動醫療行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據最新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分析認為,近年來,許多移動醫療企業都出現了大量裁員和大幅度公司業務調整狀況,許多醫療創業公司都處於「燒錢」狀態,這樣一個看似非常有前景的行業正在經受寒冬的考驗。
2016年開始,去年爭相湧入移動醫療平台的熱錢正在慢慢散去,持續曝出的裁員消息給移動醫療行業蒙上陰影。
同時,新的移動醫療公司想要融資的門檻陡然增高,前期已獲得融資的創業公司也很難再吸引新的投資者。
行業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5年,移動醫療企業總融資接近15億美元。而到今年,除了平安好醫生等四家大型平台獲得較大融資外,幾乎沒有聽到更多融資的聲音。
高特佳投資集團業務合伙人李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移動醫療平台主攻的掛號業務不符合醫療人的思維,而是網際網路人的創業思維。因此,掛號APP只是將原來在醫院排隊的人群轉移到線上分流,並沒有解決醫療行業的痛點。
資本收縮直接導致移動醫療集體過冬,一些還在前期商業模式探索的平台甚至直接關門,還有一些仍在嘗試流量變現的最優方式。
面對流量難以變現的困局,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商業模式是全行業的難題,現在大家都想清楚了,原來單獨的輕問診模式無法給平台帶來大規模收入,來支撐整個移動醫療業務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美國移動醫療企業的客戶,一是醫院,美國的醫院願意用移動醫療的產品,包括硬體、軟體甚至服務都買單,第二類買單方是醫生,美國的醫生是自由執業,他們會為了這種類似於就醫預約的產品來付費。美國ZOCDOC公司就採用向醫生收費的模式,目前已經盈利了。
在「燒錢」模式不奏效後,很多移動醫療平台的創業者開始反思,在這個專業度高、壟斷性強的行業,移動醫療要想走出來只能做醫院願意做的生意。
有業內人士將現在的移動醫療公司的競爭比作一場爬山比賽,最開始大家都在山底搶用戶流量,現在到了發力爭奪醫院資源的階段。
記者採訪多個平台後發現,這輪轉型主要分兩大方向:一種是網際網路醫院,就醫160、好大夫在線和微醫集團就是通過為醫院搭建在線問診平台、提供用戶來做;另一種是金蝶醫療、就醫160在進行的業務——為醫院打造全流程的就診平台,但醫院和患者免費使用,而是由銀行或第三方付費用給移動醫療平台。
一位在深圳某移動醫療平台負責市場推廣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醫院的日常業務涉及大量的現金流水和存款業務,銀行願意為這樣的優質客戶買單。而移動醫療公司在建設、運營平台中基本賺不到錢,看中的是其背後的醫療資源。但是,醫院方面對全流程網上醫院的積極性並不高,這些看上去很好的業務推進難度很大。
如果是這樣,移動醫療從此前景黯淡嗎?答案並非如此。記者採訪發現,無論是醫院內的信息化工作,還是在和信息科的對接上,院長們都在進行一次體驗式的改革。10月27日,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杉在中國管理全球論壇移動醫療高峰會上談到,一個明確的趨勢是,任何醫院如果現在不打破醫院圍牆,不做跟健康有關的延伸服務的話,就要落伍。寧波市第四醫院院長左偉也提到,醫院砸鍋賣鐵也要信息化。
實際上,王杉在去年就曾炮轟過目前的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稱讓公立醫院院長「瞧不上」移動醫療的原因,是網際網路公司沒有拿出已經成熟的、醫院必須買的東西。
李朝明則表示,他所接觸的客戶中,不少三甲醫院對這類能提升就診效率的軟體平台興趣很大,醫院有信息化改造的需求。
對此,王航表示,網上醫院是整個行業都非常看好的方向,短期內業務推進難主要是因為用戶習慣尚未完全轉變。
移動醫療所面臨的困難,就是要堅持到那個時候,隨著用戶行為的變化,構造新的價值鏈中樞,而且整體來講,除了融資以外,移動醫療的行業環境其實在好轉,無論是醫生端還是醫患端,能存活下來的企業中將會獲得紅利。很多人認為對醫生或者患者收費是很艱難的,從前是這樣,但是現在由於出現了移動支付紅利,包括微信,支付寶都很方便之後,在中小規模的支付上,用戶行為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未來對用戶直接小量支付,藥企和保險購買服務的轉移支付,以及面向企業端的B2B模式,將是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的幾個重要方向。
移動醫療行業能否度過嚴冬迎來春天我們不得而知,但其隱藏的巨大發展潛能無疑會造福整個醫療行業。
因此無論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上市公司、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來說,移動醫療依然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金礦,值得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