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者對牛奶的信心不足。或許這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後遺症,自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嚴重超標事件發生後,雖然農業部連續多年不斷提高質量要求,但這一隱憂仍存在於老百姓心中。
農業部已連續七年實施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均大幅高於國家藥准,三聚氰氨等違禁添加素保持在百分之百監控範圍內。
雖然近年來,國內多個牛奶企業的多款產品在國際乳製品質量評比中獲獎,或者通過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但國產牛奶的質量問題依舊讓老百姓懷疑。
縱觀上半年牛奶的走勢,在激烈競爭的背後則是企業格局重構的迫切發展訴求。事實上,在上半年牛奶的發展結構中可以看出,雖然常規奶的利潤已較薄,但仍然是企業業務格局中的主力。雖然放緩各有各的問題,但行業大背景仍然是影響的主動力。
隨著我國人均牛奶消費量的逐年提升以及人口與渠道紅利的結束,行業供不應求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的消費者需求更多由企業產品創新拉動。
低溫未來的空間更大,競爭格局也相對緩和。但低溫產品因受制於奶源、冷鏈、消費習慣及商業模式,發展速度一直偏慢。
2016年1-8月,國內累計進口鮮奶42.3萬噸,同比增長63.4%,幾乎追平去年進口總量,預計今年總量或將超過70萬噸。
2016年1-8月,線上有超過300個進口牛奶品牌,數量上遠高於國產牛奶,品牌集中度卻遠低於國產牛奶,TOP5品牌份額只有48.5%,同比反而下降了16.2個百分點。品牌數量多、價格低,必然會進一步衝擊國產牛奶的銷售,面對這種亂象,也只能寄希望於國家出台相關政策規範進口牛奶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