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正式發布。據悉,該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八大任務,規劃要求,以堅持綠色發展為引領,引導生產生活綠色轉型。並將深化環保改革,實現綠色富省,綠色富民。
《福建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發布,為福建省「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明確了行動指南。規劃提出,到2020年,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優良,土壤環境穩中趨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規劃》包括1個綜合性規劃文本和水、大氣、土壤、重金屬、危廢、生態、農村、核與輻射8個專題報告。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十二五」以來,福建各項環保工作有序推進,在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優良水平。2016年上半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占比95.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6.3百分點;9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占比97.7%,廈門、福州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分別居第3位、第11位;森林覆蓋率達65.95%,連續37年保持全國第一,是全國水、大氣、生態全優的省份之一。
「雖然福建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但應該看到,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增長方式仍需優化調整,生態環境治理亟待提升,環境質量與社會期盼還有一定距離,環境監管能力與新形勢下環保工作要求還有差距。」福建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將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堅持綠色發展,以民生改善為導向,深化環保改革,實現綠色富省,綠色富民。
據介紹,規劃有四個特點。一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十三五」環保工作。二是分區域、分流域、分階段制定環境管理目標。以解決群眾關注的大氣、水和土壤等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實行差異化管理。三是對「六江兩溪」分別提出針對性的水質目標和重點管控任務,統籌推進河流、湖庫、地下水與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將大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分解到九市一區,全面實施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管理;實施農用地、建設用地分類管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四是強化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的系統聯動。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八大任務:強化宏觀調控,促進綠色發展;實施大氣、水、土壤三大行動計劃,改善環境質量;開展專項治理,深化達標減排;強化風險管控,確保環境安全;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構築生態屏障;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監管水平;深化改革創新,建設現代治理體系;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
規劃要求,以堅持綠色發展為引領,引導生產生活綠色轉型。以突出民生改善為導向,優先選擇反映群眾認知的形象化指標。以深化環保改革為支撐,創新環境治理體制機制。
規劃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是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對本行政轄區內環境質量要做到「守土有責」。構建任務分工協作機制,不斷完善並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和協作應急處置機制,全方位合作形成合力。完善環保投入機制,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同時,建立規劃年度調度、中期評估、終期考核機制,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並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2016-2021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