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劃上句號。對於商業顯示行業而言,這一年有些前高后低:即預期增幅低於市場實際表現。尤其是液晶顯示和拼接產品市場,正在迎來更多的行業變數。所以,如果說2017年商顯市場的最大趨勢,那麼就莫過於「躁動與不安」的內心焦灼了。
1. 液晶大周期的驚人一跳
液晶商顯行業要「三年打魚、兩年曬網了」——這是2016年底,業內人士對2013年以來液晶商顯行業的最好的總結。
這個總結的行業有兩部分:第一,2013-2016年這個階段,在大尺寸液晶產品價格下滑的背景下,液晶商顯全線產品線銷量獲得極大的提升。例如,2015年55英寸商用液晶顯示產品的市場規模擴大了幾乎6成。第二,2016-2018年這一階段,液晶商顯產品市場將趨向平穩,高速增長的市場行情恐將暫時告一段落。
導致過去三年來液晶商顯市場爆發的原因很簡單:價格下滑。僅2015年一年時間,55英寸產品價格下降就達到了3成以上。這有力的促進了不同商業應用門類中液晶產品的普及。從商顯市場的需求看,商業顯示基本以大尺寸需求為主。而顯示產品的成本也會隨著尺寸增長而增加。這個規律決定了,商顯產品的普及必須以成本下降為基礎。
但是,2016年中開始,以液晶面板為核心的液晶商顯上游產品進入漲價周期。部分品類產品半年時間價格漲幅達到2-3成。同時,包括化工材料、金屬材料和LED背光源材料在內的其他上游組件,以及人工成本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漲價」行情,壓縮了終端企業的市場利潤,並對未來市場銷量規模的進一步提升帶來了壓力。
在液晶顯示產品價格上漲的同時,液晶商顯的競品技術卻在繼續演繹價格下滑的趨勢。例如,雷射投影顯示產品,2016年均價下降超過三分之一;小間距LED屏產品中的P1.8-p2.0產品價格在2015年以來幾乎打對摺。這些變化使得包括教育、工程、拼接牆、安防、數字告示等領域,液晶顯示產品開始受到更多的「競爭」。
所以,2017年液晶商顯將經歷一個「不友好的周期」。以上游面板價格上漲為基礎,以競品技術的降價和市場成熟為基本面,以液晶商顯產品在拼接縫隙、尺寸進一步大型化、高亮顯示等方面的技術體驗為瓶頸,市場必然進入低增速、高競爭的階段。
從液晶顯示核心的「面板周期」看,2016年以來的漲價主要由三個因素造成:1.大尺寸產品熱銷和全球彩電市場的復甦,造成了需求端擴張;2.三星、LG等企業,液晶生產線向OLED線改造,客觀上造成了產能減少;3.全球液晶面板建設投產,在2015年3月份產生出三條8.5代線的高峰之後,2016-2017年,將只有台灣群創一條8.6代線真正投入生產——其他在建產能,最快也要2017年下半年,或者年底才能初步投產。
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疊加作用,使得2017年液晶顯示的上游供給必然緊張——漲價已成定局,區別只在於漲多漲少。但是,2017年之後,尤其是從2018年中開始,液晶顯示行業有將進入一個產能擴張期:包括京東方福州8.5代線,合肥10.5代線、中電子技術下的兩條8.6代線、惠科重慶8.6代線產能會逐漸「接濟上來」,2019年初華星光電深圳11代線也會投產。——那時,液晶大尺寸市場將再贏輝煌。
這裡特備要提的是合肥10.5和深圳11代線。兩條線規劃產能超過26萬塊玻璃基板每月——形成對比的是,現在全球最高世代線,夏普10代線的月玻璃基板產能只有6萬片。合肥和深圳這兩條超高代線,每片玻璃基板可以切割8塊65英寸,6塊75英寸單元——對比而言,現在主流大尺寸線,8.5代線則只能切割3塊65英寸面板。所以,無論從產能還是從主要產品的效率看, 加上惠科昆明11代線,2018年-2020年,大尺寸液晶都會迎來一個產能持續增長的「春天」。
然而,在2018年之前,即2017年液晶行業,尤其是競品技術競爭激烈的商顯市場,「暫時的寂寞和等待」是難以避免的。液晶行業漲價周期、小間距LED和雷射顯示降價趨勢的疊加作用,將是2017年商顯市場最核心的規律。
2. DLP拼接多重挑戰
與液晶顯示行業,面對上游漲價更多的是「心驚」不同,2016年的DLP拼接行業不僅僅「心驚」,而且更「肉跳」。
2016年DLP拼接市場面臨了三大規律:第一是,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的競爭下,DLP拼接中低端市場失手,DLP拼接已經淪為「純高端產品」;第二是,在DLP拼接市場方向變窄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數量卻增加了,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這直接導致全年產品均價下滑接近15%,部分行業企業陷入虧損邊緣;第三是,雷射投影技術的興起,為DLP拼接提供了新選擇,也帶來了行業結構性調整的可能。
以上這三個規律的最終市場結果是:行業總規模小幅增長,但增幅略低於價格降幅,市場銷售額進入下降通道、行業利潤水平不容樂觀。——這與2016年初,行業的基本判斷「市場復甦增長,利潤可期」形成了巨大反差。
2016年DLP拼接行業,全年成績如此「一般」,這為2017年的行業大走勢埋下了諸多陰影。
首先,小間距LED行業會繼續向高端市場進攻。P1.2產品在技術成熟和價格下降背景下,應用層面的擴張是難以阻止的。這將有效的制約DLP拼接市場的增長潛力。甚至,可以預測,2017年DLP拼接產品價格會繼續下降,市場增幅也會下降。
第二,面對DLP投影顯示的雷射化和4K化趨勢,DLP拼接技術如何「演進」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命題。
一方面,雷射光源的市場結構性錯位。從既有的LED光源DLP拼接產品的應用看,市場成熟、技術成熟、成本逐漸下降,該類型產品完全滿足實際需求。但是,從雷射光源的推動者角度看,雷射具有更好的科技光環和營銷賣點,雷射技術的發展也是的更多的企業想通過新技術染指更廣泛的應用市場,例如DLP拼接屏。
另一方面,4K投影的市場結構性錯位。從需求端看,60英寸為主體的DLP拼接市場,的確不需要如此高解析度的光閥產品——觀看距離、像素點距和成本三個因素,都不支持DLP拼接進入4K時代。但是,從市場競爭看,4K的高亮投影技術,能在更大的單元尺寸下提供「拼接經濟性」。例如,120-150英寸縱向放置的4K DLP拼接單元,只需橫向拼接,就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客戶需求。即,在創新應用模式下,4K DLP拼接或許有特殊市場價值。
但是,談論雷射DLP拼接和4K DLP拼接能走多遠的問題,不能僅僅將落腳點放在技術上。從產業和廠商的心態看,DLP拼接行業過去5年虧多賺少,未來發展面臨激烈競品技術挑戰,且該類產品的應用廣泛性、多元性不佳。這些因素導致,DLP拼接廠商內在的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新技術的積極性幾乎為零。
所以,市場壓力重重、競品挑戰加劇、行業內部信心不足,三者將構成2017年DLP拼接行業的「主線」。這些因素甚至會掩蓋行業總量增長所應該來的「喜悅」。這種環境氛圍下,DLP拼接企業將更為注重技術、業務和服務的多元化:即開發更多技術品類的大屏產品、發展頂級市場之外的更廣泛應用、加強軟體能力和數據挖掘價值為主導的「服務多元化」價值鏈建設。
這一背景下,「多重壓力」、「多元發展」、「市場持續增長」:三個維度將構成DLP拼接行業2017年的產業基本面。對此,行業企業的內心,必須更為「強大」。
3. 液晶拼接小縫隙依然難爆發
大屏市場的「拼縫」競爭依然再升級。即2015年LG率先歸處1.8毫米縫隙液晶拼接單元之後,2016年三星推出理論縫隙1.7毫米的產品。
據了解,三星新款產品採用頂部和左側1.15mm,底部和右側0.55mm的邊框設計,拼接後拼縫理論值僅為1.7mm。這一縫隙較上一代,2014年3.5毫米產品縮小超過50%。其拼縫距離首次接近DLP拼接產品的1毫米,以及主流小間距LED產品的P1.2和P1.5點距。
面對液晶拼接產品縫隙的進步,業內除了鼓勵的聲音,也多有批評之聲。一方面,新的超窄縫隙液晶拼接產品的「邊框更為脆弱」,這增加了工程意外的概。另一方面,新的超窄液晶拼接單元,成本價格提升比較明顯。在新規格下,液晶拼接比較小間距LED和DLP拼接的成本優勢消失了,但是接縫效果上卻不及後兩者。這為這類產品的市場推廣埋下了隱患。
從液晶拼接產品的市場分布看,5毫米產品依然占據絕對主力地位。其核心優勢是價格低。低價格優勢滿足了安防、縣鄉等成本敏感客戶的需求。上一代液晶拼接的3.5代產品依然沒能夠獲得普及。因此,對於新的2毫米以下分析液晶拼接產品而言,這其實是在開拓一個與傳統液晶拼接「截然不同」的新市場領地。
但是,「新領地」的「新」只是對於液晶拼接而言。對於DLP拼接,在雷射光源加持之下,80英寸1毫米縫隙的拼接大螢幕上,縫隙占顯示屏面積的比例只有2毫米以下液晶單元的四分之一。對於,小間距LED屏,P1.2間距產品則是全屏無縫效果。這兩個產品分別占據了無縫拼接的高穩定性市場和高色彩亮度效果市場——即液晶超窄縫隙拼接產品努力追求的那個高端市場已經是「有主之地」。
但是,對於拼接牆行業而言,縫隙革命不會停止。即便在未來液晶將是即將被OLED或者QLED替代的背景下,液晶為代表的平板拼接產品的技術演進也將繼續:對於上游廠商而言,液晶的窄縫隙技術超過9成能在OLED上通用。而比較液晶少了一層背光源的OLED,則更容易在成本可控、性能穩定的前提下獲得「更小的接縫」。
對於上游廠商LG和三星,超窄縫隙液晶是一個長期技術進化。但是,對於純終端廠商而言,超窄縫隙液晶就必須成為「貨架」產品才有意義。這個時候,對於競品競爭激烈的無縫拼接市場,純終端廠商的太多就會變得模糊。
一方面,大型的終端廠商,會把能推出1.8的液晶作為一種「科技符號」——即便市場上銷量不見多少,至少還有宣傳和展覽意義。另一方面,液晶拼接牆行業占據主體的廉價單元廠商,則暫時不會對超窄縫隙液晶有何興趣——這些企業是價格和市場主導性戰略,他們不在乎空有虛名的所謂技術高度。
2017年,超窄縫隙液晶拼接產品的命運不會有特殊的改變。上文中的每一個規律都將繼續適用。尤其是在DLP拼接有雷射光環加持、價格下降,小間距LED屏價格也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液晶拼接高端之路將「荊棘重重」。
4. 交互平板「變革」多重奏
2016-2021年中國液晶顯示器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2016年液晶交互平板產品依然繼承了此前4年高歌猛進的市場份額。全年成長率達到4成左右,其中更是在和投影白板的競爭中占據超過6成的市場份額。但是,高成長下,2016年以來交互平板也顯示出一些新的規律。
首先,2016年上半年與下半年比較,液晶交互平板的均價下滑依然再繼續,但是降幅收窄。尤其是在下半年液晶面板漲價的背景下,四季度廠商不敢在繼續此前的價格攻勢。預計2017年全年,液晶交互平板價格會相對穩定——至少是過去5年中價格下降最少的一年。
液晶顯示產品的漲價,原因主要在於應用端的大尺寸化。例如,2016年60萬台液晶交互平板都是大尺寸顯示產品。其中不乏大量的65、70和75英寸產品。包括家用電視和商顯市場的大尺寸化趨勢,消納了大量產能。在加上2015年三月份之後,業內缺乏新線投產,三星和LG大尺寸線轉產OLED,降低了市場供給,行業趨勢將至少維持到2017年底。
第二,2016年全年交互平板大尺寸化的趨勢在顯著下降。自2013年,交互平板年度銷量突破10萬台開始,從50英寸到75英寸,交互平板大尺寸占比顯著增長。但是,這一趨勢在2016年已經嚴重漸弱。尤其是下半年以來,65和75英寸產品市場表現進入穩定期。
交互平板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是教育教學。在教學顯示中,最為合理的顯示尺寸集中在80英寸上下。從需求端看,交互平板上沒有達到大多數教室的最理想尺寸。導致交互平板大型化逐漸受阻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採購方能承受的價格集中在14000-20000,目前液晶顯示+紅外觸摸難以在更大尺寸上提供此價位內的產品。尤其是在2016年液晶漲價的背景下,市場向大的趨勢受挫,在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從液晶顯示自身的產能分布看,目前並沒有適合大規模切割65英寸及其以上面板的尺寸線。包括京東方、華星和惠科的目標為65和75英寸產品供應的11代新線都處於在建狀態。而此前8.5代線切割65英寸產品的效率只有不到64%的基板利用率——這不僅限制了產能,也提高了成本。所以,液晶上游產業鏈的布局也限制了65英寸、75英寸產品的大量低價供應。
以上決定交互白板大尺寸化發展速度的規律,2017年不會改變:京東方合肥10.5代線要在2018年才能釋放出第一期每月6萬塊玻璃基板(相當於每月36萬台75英寸液晶顯示器)的產能。由此,業內認為,2017年交互平板大尺寸化過程會進一步減速。不過,2018年之後則會進入下一個爆發期。
綜上所述,價格下滑減速、大尺寸化減速和市場規模繼續成長:這是交互平板2016年的基本格局,2017年這個格局也不會改變多少——主要變化將是市場增幅減半。畢竟交互平板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市場日趨飽和化了,長期高增速是難以維持的。
當然,在以上三個主要趨勢下,2017年交互平板也可能在商用和觸摸交互技術上迎來新發展。交互平板產品長期以來單一教育市場。教育行業幾乎占交互平板銷量的94%以上。但是,交互顯示行業從未放棄商務演示應用市場的拓展。2016年,商用市場增幅甚至超過教育市場一點點——這一趨勢似乎意味著2017年商用市場能進一步啟動。
同時,觸摸交互技術,作為交互平板的發展方向,已經有2015年京東方65英寸、夏普60英寸的產品問世。但是,礙於成本高昂,這類產品未能大規模推廣。不過,2016年底有消息稱,夏普會在2017年推出40英寸觸摸液晶顯示產品——後者價格會更低,40英寸的尺寸也更適應於門店等數字告示商用顯示市場。這一嘗試,或許或稱為觸摸交互屏市場化的一個轉折點。
對於以上兩個方向,業內認為只要有一個能夠爆發,2017年行業都會「比任何時候都精彩」。但是,即便兩個點都還「維持原狀」,至少交互平板還有一個穩定增長的預期。雖然增幅一定不再是2016年的6成,但是亦會在2成上下。——這個成績還是足以自我安慰的。
5. 安防市場方向之爭越演越烈
工程行業中的商用顯示,安防板塊舉足輕重——這更是液晶拼接產品最核心的市場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2016年液晶拼接牆幾乎壟斷大眾安防市場的趨勢發生了轉折:每平米成本在23000-35000元的P2.0和P1.8規格的小間距LED開始「入侵」這一市場。這是自從液晶拼接產品誕生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安防大屏顯示在工程顯示市場中的最獨特之處是價格敏感:也正因為價格的敏感性,安防大屏在液晶拼接出現之間長期是「獨立顯示器」電視牆的天下。雖然那時候也有DLP拼接、邊緣融合投影和PDP等離子拼接產品可以使用。但這仨個的成本高昂,足以使其難以進入安防大屏市場。
也正是成本這個因素,成就了液晶拼接產品在安防行業的霸主:5.5和3.5毫米縫隙的液晶拼接牆,現在每平米顯示面積的成本在8000元和2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只有DLP拼接產品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是,低價格優勢的另一個問題是,液晶拼接的縫隙指標始終不理想。2015年以來開發的縫隙小於1.8毫米的液晶拼接價格一樣高昂。
以上這些條件,使得中低端液晶拼接產品與安防大屏長期劃上了等號。但是,2016年開始,這個等號被否定了。
一方面,小間距LED屏產品價格不斷下降。P1.8/P1.9產品,在價格區間上已經進入可以與3.5毫米液晶比較的程度,在顯示效果上也基本滿足安防市場需求、且小間距LED屏沒有液晶拼接過於明顯的縫隙問題。當然,從點缺陷性看,小間距LED屏距離液晶的穩定性還有差距,但是,安防市場的應用對此的要求卻並不嚴苛——即便是小間距LED的穩定性差一點,也足以滿足市場應用需求。
另一方面,安防大屏顯示需求自身也在變化。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智慧應用的增加,安防系統的價值正在從簡單的「看畫面」,變成「情報中心」。這個轉變提升了安防大屏使用的含金量,也是的一些客戶開始能夠承受「更高」的安防大屏系統建設成本——後者對於長期靠價格優勢取勝的液晶拼接不是好消息。反而P1.8等級別的,間距性能指標和價格優勢的產品有了一個「插足」空間。
以上兩個方面綜合作用,2016年安防大屏市場就有了以下規律:液晶依然占據主流,但是高端市場開始部分被小間距LED「挖角」。
對此,液晶拼接行業憂心忡忡:因為,小間距LED屏的主要競爭對手是3.5毫米左右縫隙的液晶拼接,這等於小間距LED屏直接撬動的是液晶拼接的「最優」市場。——因為後者是整個液晶拼接市場中「最賺錢」的板塊:比這個標準低的產品利潤微薄,比這個標準高的產品銷量微弱。
但是,2016年小間距LED屏在安防大屏行業的試水才是「蜻蜓點水」。業內認為,2017年將有一場安防大屏「次高端」市場上的液晶與小間距LED「大決戰」。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因素在於,更高規格的液晶拼接產品能否跟上,且價格可以接受;以及小間距LED屏產品的價格下降過程是否依然繼續。
總之,安防大屏市場的2017年會有更精彩的「競爭看點」。對此,業內企業需要未雨綢繆,準備迎接「大考」。
6. 縣鄉市場是成長的主力
過去5年商用顯示的最大增量來自哪裡呢?2016年商用顯示最大的增量市場來自哪裡呢?答案是教育市場。是國家教育「薄改」和信息化項目推動了這個市場的絕大需求。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縣鄉」市場。
一方面,縣鄉市場是「薄弱點」。傳統的大屏商顯、商務商顯、安防商顯等都集中在大中城市。這與這些城市更高的運行效率,以及更強大的財力密不可分。這個市場格局的方面就是「縣鄉」薄弱點。一個行業市場的增長,總是依賴於「存量薄弱」點。所以,開拓縣鄉市場一直是商顯行業的關鍵任務。
另一方面,國家正在推行所謂新一輪的信息化、智慧化、網際網路化過程。在這方面,大中城市和高層政府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跨部門」互連問題。即是解決應用的效率問題。這種轉變難以帶動更多的大屏項目和應用需求。反而,在縣鄉領域,很多「信息化」環節還是半空白狀態——解決有無問題的縣鄉市場,才是純增量的所在。
2016年,國內商顯市場,縣鄉級應用的「增量」作用已經體現。市政、安全、教育、環保和便民服務,五個領域構成大屏顯示、信息播放系統下鄉的主要方向。例如,東部地區市縣在紛紛事實的「關鍵路口監控村鎮全覆蓋網絡」工程,作為此前天網項目的「末梢大延伸」,已經撬動了一批安防監視器和大屏需求的增長。
當然,如何拓展縣鄉行業,依然是商顯市場的一個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是兩個層面:第一,如何適應縣鄉應用的成本需求;第二,更為分撒和低成本的系統,如何保持服務上的品質。對此,業內的答案是「大承包」。即,以縣域市場為區塊,對一個區塊內的某種,或者某幾種應用系統做「獨家承包」式的工程服務。
這種方法的經濟學原理是:通過高集中度的市場占有,克服固有市場的低價值和分散性,並保持一貫的應用品質。當然,在此基礎上,也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縣鄉」市場的未來方向,不是「多家瓜分」格局的,而是少數強勢、優勢行業巨頭「集中市場」格局的。
對於商顯行業的2017年,縣鄉市場機遇在純增量上貢獻力量,在打包化的、獨占服務模式下,向集中市場格局轉變完全可以預期。不可以預期的則是,綜合的集成服務商自身提供的服務價值能走多遠——從傳感器、大屏、明升88网址 網絡、存儲雲、呼叫中心到各種應用系統和軟體,誰做「縣鄉市場智慧時代的中心」,這個中心又能有多大,將充滿想像和創新空間。
也正是由於縣鄉市場存在的「集中」化格局,未來的縣鄉商顯,乃至信息化行業將不再是「單純的低價值積累」,而回成為「關鍵競爭市場」。因為,縣鄉的概念總量是龐大的,只要市場集中起來(而不是分散的小打小鬧),就是行業所述的另一個7億人口的服務市場。
7. OLED依然「來」不了,但能量在孕育
2016年,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在商顯市場的露臉不少——可以說是「該到的場合都到了、該出的產品類型也都有了」。但是,如果是看市場銷量,那麼OLED在商顯市場的成績還只是「零蛋」。且這種局面2017年不會改變。
那麼為什麼OLED在商顯市場如此「不堪呢」。答案主要由三個原因構成:第一,商顯需求往往是大尺寸產品(廣電監視器除外。索尼在這個領域用OLED算是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製作級的廣電監視器市場規模非常小),這與目前市場上OLED投資圍繞中小尺寸,更準確的說是圍繞手機轉形成了「供給需求錯位」。
第二。僅有的大尺寸OLED產能需優先滿足彩電市場。無論從細分市場的規模、重要性、影響力,還是高端產品利潤比看,彩電行業都是一項新的顯示技術必須優先考慮的「第一細分市場」。如果一種顯示技術,不能再彩電業立足,這種顯示技術也就會成為「顯示產業的補充力量」,而不是核心力量。即便如雷射電視、小間距LED這樣的技術,也從未放棄過家用電視市場上的努力。OLED更是如此。僅有的大尺寸產能在餵不飽彩電行業需求的背景下,商用市場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支持。
第三。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核心工藝已經被確定為「印刷」。國內技術領域的聚華印刷、華南理工與新視界;面板領域的深天馬、京東方、華星光電,彩電領域的TCL、創維都在大力研發基於噴墨印刷技術的下一代顯示面板。國際上,日本已經開始6代噴墨印刷OLED線的建設,LG和三星會在2017年投入8.5和6代印刷顯示示範線建設。這些行業變化,使得任何新的面向大尺寸平板顯示的投資,都必須「先等一等印刷技術的進程」。這實際上使得OLED大尺寸供給規模的提升被「至少推後18個月」。
以上三個方面是2016年OLED無緣商用顯示行業的關鍵原因。其中,第三點也決定了2017年商顯行業還是贏不來OLED時代。
但是,即便如此,亦不要說OLED對商顯市場暫無影響。事實是2018年OLED產生的能量將深刻影響平板顯示以及商顯市場的走勢。
2017-2018年印刷顯示技術的規模化驗證工作會基本完成。屆時,無論是OLED還是QLED都有希望藉助印刷工藝,大規模建設大尺寸生產線。
同時,2018年開始,新一批液晶面板大尺寸線將投產,包括京東方福州8.5、合肥10.5、LG OLED下一代工廠、中電子主導的咸陽和成都兩條8.6代線、惠科重慶8.6代線。這將為大尺寸商顯市場提供更充足的產能。不過,這些產能還是液晶不是OLED。然而,這不妨礙,2018年,OLED以間接的方式影響商顯行業:2018年包括國內、日韓在內的七八條6代OLED線會投產。隨著這些線面對的是手機市場,但是有了新的OLED產能,此前供給手機市場的那些液晶線(包括高世代線)就會成為「過剩」產能。再加上上文中的數條液晶高世代線的投產,2018年開始平板顯示上游供給將「空前過剩」。而市場解決面板產能過剩問題的方式無外乎兩個:降價和大尺寸化。——這恰是商顯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最需要的條件。
即,2016-2017年OLED對商顯行業影響微弱,2018年OLED以搶占液晶既有市場的方式,造成後者產能過剩的加劇(與大量新線量產期重疊),進而形成一波液晶低價格大尺寸化的潮流,促進商顯行業的爆發。此後,更長的時期內,印刷OLED或者QLED進入量產,帶動商顯行業進入「次世代時期」。
所以,2017年OLED雖然還會「來不了」,但是以6代線建設和印刷技術突破為核心的「能量孕育」,依然註定了「早晚要來」的技術革命。
8. 多元化市場定義,扣緊智慧化主線
商用顯示行業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還是一個單一化的市場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不斷變化。而且,答案自身越來越接近於「單一」主線的市場。2016年、2017年,乃至之後更長的時間,這個規律不會改變。
一方面,從顯示技術看,形成商用顯示市場多元化的核心條件是「高端產品的門檻」。例如DLP拼接和液晶數字告示標牌,兩個產品不僅技術類型不同,進入市場的門檻也不相同。這是DLP拼接長時間成為「唯一高端大屏」選擇的原因。但是,這樣的局面正在改變。
首先,技術進步改變了此前高高在上的門檻。例如,雷射光源和LED光源自身的穩定性,使得新光源下的DLP拼接在「最脆弱環節」,光源上的得到了「一次性」的門檻高度釋放。再例如,自動化焊接和電子加工工藝的進步,讓小間距LED屏的大眾化門檻已經下降到P1.5層面。
其次,商顯市場從業廠商的進步。這包括規模、實力和研發創新激情等多個方面的激烈。在市場競爭中,強者總是希望不斷加強自己。弱者後者被淘汰、或者成長的更為強大。擁有更大的實力,使得所謂高端產品的「技術門檻」相對下降。
但是,相對於技術性因素,市場需求性因素對商顯市場多元化經營格局的挑戰更為明確:這個所謂需求型因素就是「智慧化」。
智慧化的基礎是什麼?萬物互聯。或者說,此前從屬於不同系統的商顯產品,現在有很大的需要在一個體系內工作——作為供應商、集成商,為了適應這種需要不得不兼具高中低端產品的服務能力,不得不具有跨應用門類的服務能力、不得不在不同技術線路上都有所布局和突破、不得不打破原來的行業市場壁壘。
或者說,未來商顯市場的應用是向兩端延伸的:一方面是更為細分的應用門類,如單體大屏、拼接牆、異型屏、高亮、3D螢幕、觸控螢幕幕、室內和室外應用、極端條件應用產品等等;另一方面,商顯應用會呈現出數據信息的共享、互連、互通,乃至智慧化。在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就是「供應商、集成商」,它們必須提供綜合性的需求解決方案。
也正因為如此,商顯行業已經進入告別細分行業大割據,向一個大廠為王、方案先行、比拼綜合素質和從軟硬體領域全面IT信息化的發展新階段。這個規律在2017年依然適用。而能否體現出如上發展規律,則是一個企業能否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前提。
2016年,商顯市場的答卷是非常漂亮的: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細分產品線都在增長。雖然其中也有全行業超過10%,甚至個別品類高達30%的降幅,部分產品線企業的虧損,但是這些掩蓋不了「萬物互聯、屏顯無處不在」大趨勢的到來。2017年的問題主要在於,如何規避價格戰導致的利潤雷區、如何跨產品線和細分市場獲得高質量的效益型增長。總之,風險與機遇並存,機遇大於風險;躁動與不安交織,躁動和不安的原因在於困難的出現,更在於機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