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福建莆田仍在莆田市統計局官網顯示,截止2013年底,莆田製鞋產業從業人數達12.78萬人,對全市就業貢獻率超35%。而數據顯示,2016年1-9月,鞋業產量、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均有所下降,已低於莆田整體經濟增長速度。
大量產出仿冒名牌的運動鞋。據店主介紹,他們出售的高仿運動鞋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來真假,二三線小城市很多店都有賣的。
外需下滑,代工廠通過分食租值的模式謀生存,並非長久之計。莆田鞋業理應擺脫山寨模式,進行升級。
媒體報導,福建莆田仍在大量產出仿冒名牌的運動鞋。據店主介紹,他們出售的高仿運動鞋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來真假,二三線小城市很多店都有賣的,「如果想賣正品鞋,你得6.5折到8.2折從正規代理商那裡拿貨,好賣的一些款式還不見得能拿到,我這裡相當於1.5折拿貨,什麼款式全有。」
暗訪的記者發現,賣假鞋者對鞋的質量高度有信心。其實想想也正常。莆田的很多鞋企本來就是為一些著名品牌代工的,要把質量搞好沒有問題。但是問題在於,既然能夠做出高質量的鞋,為什麼不乾脆升級做自己的品牌呢?
如上文店主所介紹,正品鞋零售商要6.5折到8.2折從正規代理商那裡拿貨,仿冒鞋則只要1.5折拿貨,其間的差額,就主要是品牌推廣費用、稅費等等了。
經濟學上說,市場保證質量的一個機制就是品牌。商家在品牌推廣上投入巨額費用,等於是拿出一筆巨款抵押在市場上,如果商家不能保證質量,消費者不買帳,這筆巨款就會賠掉。當一個品牌塑造起來之後,品牌的價值被稱之為租值。擁有品牌的商家,並不一定要自己生產,它們可以找人代工,如此相當於代工廠掙生產利潤,而品牌擁有者拿品牌租值。人們常理解成代工廠給品牌商打工,但其實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品牌商也是給代工廠打工。品牌商提供的是口碑擔保、營銷服務等。
莆田仿冒鞋,通俗地說,是真貨,但是假牌子。從經濟學角度看,仿冒貨是在分食品牌商的品牌租值。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分食租值者並沒有長遠的動力來維持用戶口碑;第二,分食者多了之後,品牌租值下降,沒有人願意再做品牌。所以,山寨對品牌經濟的損害非常大。
2016-2021年中國普通運動鞋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表明,外需下滑,代工廠通過分食租值的模式謀生存,並非長久之計。莆田鞋業理應擺脫山寨模式,進行升級。而福建的另一個鞋城——晉江,就有一批運動鞋品牌。晉江的模式值得莆田學習。其實,莆田的鞋廠也有願意創立自己的品牌的,但是很艱難。比如媒體曾報導莆田廠主宋宗虎2005年註冊了某款品牌,「我們投進去1個多億,本來指望著會像安踏那樣走勢良好,結果……」
曾經有一段時間,某些地方政府一直在搞「騰籠換鳥」、產業升級。產業升級是對的,但這不用政府提醒,企業自己就會進行。地方政府應該做的是,儘可能降低企業的稅負、體製成本,如此才能鼓勵企業升級。最近李克強總理說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可謂抓住了要害之一。比如,仿冒鞋交的稅肯定低,在企業創建品牌之後,政府是否能夠做到讓企業仍然稅負很低?但是通常來說,企業創建品牌,一方面相當於向市場質押了一大筆資金,另一方面,也更有利於政府查稅、要求補稅什麼的。畢竟仿冒者隨時可以結束攤子,品牌商則只能接受現有環境。所以如果政府不能創造寬鬆的稅收環境,就會使企業喪失升級的熱情。
我認識兩個朋友,做電商做得很好,她們本錢並不大,卻在準備創建自己的鞋業品牌,當然,是找人代工。電商模式稅負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低,應是她們創建品牌的動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