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各地地鐵項目的動工,國內地下施工裝備得到了亮眼的發展。據了解,掘進機械在國內已經涉及各行業各領域,最主要的領域還是在地鐵工程上,大概占70%-80%。除此之外,還有引水工程、水利、高速公路、過江隧道,地下管廊方面的應用也剛剛興起。業內機構預測,未來3~5年掘進機行業潛在市場仍然較大。2017年掘進機行業發展現狀現在及前景分析如下:
作為掘進機製造企業來說,目前工程機械整體發展形勢不是太好,掘進機占的市場份額比較小,一年200台左右,產值大約在100億元。但是掘進機的發展這幾年卻呈現了上升的勢頭。根據國家的政策,還有這幾年在基礎建設領域的持續投資,我們在鐵路、水利、市政公路、軌道交通、地下管廊,包括礦山領域不斷投入。我覺得掘進機行業的發展前景應該呈現穩增長的態勢,但是量不會太大。掘進機企業要練好內功,加大設計、研發、服務方面的投入,努力設計出更適合市場、更適合用戶要求的掘進機產品,要把品質放在第一位。從盾構發展趨勢來講,「十三五」以後可能會朝著大埋深、高水壓、長距離、大直徑,甚至包括15米左右的盾構、異形斷面的盾構方向發展,對此要加大研發力度。
另外還有幾個短板需要彌補。第一是操作智能化,比如利用土壓加快盾構的速度。第二是國產化,關鍵是零部件的國產化。盾構廠現在最基本的東西就是標準件,螺組目前基本採用進口,雖然標準件不享受國家免稅優惠政策,但是我們還是要進口產品才能彌補短板。
一直以來,盾構機製造與市場一直為國外所壟斷,特別是在核心關鍵設備方面受制於人。盾構機,它是科研程度和高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綜合設備,作為施工企業和設備廠商選擇世界上一流的零部件產品這是無可厚非的。
近些年,我國掘進機的發展通過自主創新、合作創新、轉型創新、招商引資等,已經掌握了自主設計製造盾構的能力和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主導地位,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產業規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國內盾構市場的局面,同時在出口方面,呈現穩步前進的態勢。
首先,企業快速發展,企業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企業管理也日趨成熟,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內資品牌基本占領了國內地鐵盾構機市場,在硬岩掘進機市場上也穩步發展,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信譽度、滿意度明顯上升。
其次,新產品開發速度加快,自主研發、技術創新水平明顯提高,例如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11.83米×7.27米類矩形盾構機、鐵建重工開發的10.87米和12.81米直徑的大型泥水平衡盾構機、中鐵裝備開發的大型馬蹄形土壓盾構機和12.14米直徑的大型土壓平衡盾構機等設備,都很好地滿足了各種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各類特殊施工要求,基本上打破了大直徑盾構機領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面。
再次,全行業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繼中鐵裝備收購維爾特硬岩掘進機技術、遼寧三三收購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設備有限公司(原加拿大羅瓦特公司)後,2016年北方重工又收購了美國著名的隧道設備公司———羅賓斯公司,這些無疑對提高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意義重大。在出口方面,國內企業也呈現出穩步前進的態勢,出口國家和地區、品種規格都有增長。
我國以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為主的掘進機械行業,目前仍處在發展壯大的黃金時期,企業抓住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做強做大,在不遠的將來,站上世界掘進機械的頂峰是完全有可能的。
報告大廳《2017-2022年中國工程掘進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十三五」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重要時期,尤其是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盾構機的需求仍在。同時,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和「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掘進機市場的需求量還會進一步增長。報告預計預計5~10年內,國內是掘進機械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
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印發了《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6年~2018年擬重點推出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都達到1.3萬億元。
近兩年城市軌道交通新開工項目分別為33個和19個,新開工里程為695公里和416公里,項目涉及的城市達到20多個。
在鐵路方面,國家投資重點集中在高鐵、中西部鐵路和城際鐵路上,3年總投資19743億元。公路的投資重點在高速公路,總投資為5758億元。
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央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柱,部署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建設。在水利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計劃5年內共投資達2.8萬億元。在確定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中,包括數百公里長的大埋深長隧洞的開挖,這些工程中已經有數台國產硬岩掘進機投入施工。今後陸續還將需要更多的硬岩掘進機及其他隧道施工專用設備,這無疑是行業發展硬岩掘進機等隧道施工機械並占有更多市場份額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