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巧克力的市場活躍度日漸下滑,一隻知名的巧克力品牌,如金帝停產、而德芙的銷量近年是連續下滑、好時去年第四季度淨利同比減少近一半、可可期貨價格創十年來新低。而在高端市場則是完全相反的情況,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高端巧克力品牌Godiva的零售店遍地開花,去年瑞士巧克力品牌Cailler凱雅進駐京東和天貓,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
作為零食界的翹楚,超市中的平價巧克力風頭減弱,高端的巧克力品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消費。「在目前的巧克力市場,超高端和高端產品是新的引擎,如果沒有這兩個品類的快速增長,巧克力的生意肯定是很難做的。」業內人士稱。
平價巧克力與高端產品的差距在哪?
巧克力是以可可漿和可可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種甜食。根據國標GB/T 19343,市面上的純脂巧克力,總可可固形物的含量≥20%,非可可植物脂肪添加含量不得超過5%,依照可可脂含量的高低依次分為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及白巧克力。
由於受制於硬度和儲藏條件限制,國內的老字號和民營企業多數生產以代可可脂為主要原料的巧克力,這種並不算真正的巧克力。為了降低成本,一些品牌還會誇大可可脂含量、甚至以代可可脂產品假冒可可脂巧克力。隨著消費升級,國際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的腳步加快,產品品質的巨大差異讓消費者很快拋棄了大部分的本土品牌。目前各大商超的巧克力貨架上,本土品牌已經難覓蹤跡。
國外品牌中,高端品牌與平價品牌的對比同樣明顯:從選料、製作、到包裝,高端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高品質和個性化的體驗,都是十元一板的平價品牌難以比肩的。
專門從事代可可脂原料生意的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用來生產巧克力的代可可脂,用量相當驚人。刻意隱瞞代可可脂成分,誇大可可脂含量,甚至用代可可脂產品假冒可可脂巧克力,這些明目張胆的虛假宣傳,給廠家帶來了可觀的銷量。蒙在鼓裡的只有消費者。
國際上,巧克力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求新求變,據外媒報導,英國的西英格蘭大學推出了3年制的巧克力博士班,博士生將要對巧克力其中的元素、口味和可可豆的發酵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為了吸引學生就讀,學校更提供每年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2.8萬元)的獎學金。大學希望這樣的研究能有助巧克力產業推出新的可可品種、並發現更多與巧克力有關的醫學知識。
總體上來講,高端品牌巧克力的走俏,是人們生活品質提高的體現。高端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高品質和個性化的體驗,都是十元一板的平價品牌難以比肩的。由於巧克力的消費高峰一般是節日送禮需求造就的,高端品牌的崛起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