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是國際酒類市場中僅次於啤酒的第二大流行飲料酒,但是中國紅酒市場的人均消費量權是當前世界平均消費水平的5%。以下對中國紅酒市場分析:
與白酒市場的全面復甦不同,國內紅酒市場似乎依舊徘徊在低谷期。2016年國內紅酒龍頭企業受到進口紅酒的影響,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因此大多企業調整產業結構,選擇以海外併購、自建工廠的方式來積極應對衝擊所帶來的影響。利用國外紅酒的優勢「借力打力」,提升企業品牌力。
另外,國紅酒近幾年的產量雖然沒有明顯增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國產紅酒在進口紅酒競爭壓力下,十分努力,無論產品的質量還是市場建設以及營銷能力和水平,都有較大的進步和提高。尤其二三線品牌,這幾年的表現可圈可點,進步有目共睹。
從尼爾森2016酒類消費者研究中顯示,在全國一、二線城市20-49歲的酒類飲用者在過去三個月的飲用現象發現,紅酒的滲透率達到了83%(83%的人在過去三個月喝過紅酒),已經與啤酒基本持平,並且從飲用頻次來看,這些消費者每兩三天就會喝一回紅酒。這說明紅酒在中國飲酒人群中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如果再加以進一步傳播,擴大飲用人群基數,中國將會是一個發展前景廣闊,潛力無窮的市場。
近幾年,進口紅酒在零售市場的漲幅明顯,尼爾森數據顯示目前進口紅酒已經占領了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而且比重還在逐年上升。在這嚴峻的形勢下,國產紅酒必須做出改變,主動應對市場的挑戰。對此,余美琳總監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國產紅酒在品質保證和消費者教育兩方面尤其重要,對比各大國家的紅酒發展歷程,法國紅酒這兩方面做得尤為成功特別在產區教育中,勃艮第等地區的名氣響遍世界各國,因此,國內品牌要選對產品,保證品質,做好對消費者的教育和推廣,特別是優良產區的推廣,這會對我們未來紅酒業務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除此以外,就渠道方面而言,進口紅酒更多針對高消費人群喜愛的渠道如賣場,電商,甚至便利店,而這些渠道恰恰滿足了中產階級消費者對於便利的需求。反觀國產紅酒,總體鋪貨上有絕對優勢,但是從中產階級主要購買的75元/瓶以上產品的鋪貨來看,國產紅酒在這兩個渠道已經並沒有壓制住進口紅酒的增長勢頭。因此,國產品牌必須利用正確的產品,合適的渠道接觸,去影響去贏得這一群紅酒的潛力消費者」余美琳總監補充道。
最後,從店內陳列來看,國產紅酒強調送禮的概念,推出了很多禮盒裝產品,而進口紅酒更注重消費者的互動,比如說品牌故事,產區介紹,包括線上的互動方式。這點也對國內品牌商有所啟發,如何通過一些店內的宣傳,來吸引消費者,培養他們對於品牌的認知、產區的了解,提高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