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因為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直接醫療費用每年至少達366億元。高血壓日益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最常見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以下對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2013-2015年,我國智能血壓計市場發展迅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18-2023年中國電子血壓計行業現狀、前景、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2015年,我國智能血壓計市場規模達到9720萬元。2016年預計國內市場規模達到38160萬元。
以下為2013-2017年中國智能血壓計市場規模統計及預測:
作為一款智能血壓計,用戶操作的簡便性是樂心研發團隊最重視的幾個關鍵點。團隊邀請了歐洲、澳大利亞的設計師在產品細節上花了很大的設計工夫,從而在設計和操作上保持儘可能地簡化。最終,設計上的努力也得到了歐洲和美國機構的認證許可。現從五大趨勢來分析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
首先,智能電子血壓計的準確度一直是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會長王文介紹,判斷血壓計準確度是否達標,中國高血壓聯盟採用ESH的標準進行認證。通過認證的血壓計被視為準確度符合標準,並在中國高血壓聯盟、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的網站公布。非常遺憾地是,目前國內電子血壓計廠商對於血壓計準確性認證的重視程度不高,中國高血壓聯盟、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網站顯示,目前經過該機構做過臨床準確性驗證的產品僅十餘款。在行業環境影響下,智能電子血壓計的準確性亟待改進。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雖然智能電子血壓計的精準度有待提高,但基於它所具備的數據傳輸功能,是併入網際網路管理的前提。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總經理史立臣表示,現行醫院對病人的管理體制,以及醫生繁重的工作量,都是阻礙智能電子血壓計在三甲醫院推廣的現實問題,普及要另闢蹊徑。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接口不統一也是智能血壓計研發者的一塊心病,導致企業和消費者兩頭受堵。從事智能血壓計研發的陳雲權博士打了個比方,如同蘋果手機不能使用三星手機的充電器接口一樣,目前不同廠家生產的智能血壓計只能接入自行設計的軟體平台,導致平台重複建設,各平台還要分別請專業醫生分析使用者傳輸的數據,無形中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攤大餅的結果是企業精力過於分散,難以集中精力搞產品研發,阻礙產品在準確度等性能上精益求精。陳雲權博士建議,實現產品和平台的兼容,當務之急是國家統一接口標準,讓企業回歸產品研發的使命,在精準度和方便病人使用方面多下功夫。而如今平台各自為政,軟硬體難以兼容,制約了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和應用。實現接口和平台的統一,不但利於國家監測醫生管理病人血壓情況,也有利於打破壁壘實現企業間良性競爭。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指出,醫療器械廠商不能做好醫生的事。遠程血壓管理系統的設計應該有醫學技術人員,IT、通訊技術、硬體研發等各方面專業人士的跨界合作參與,這樣就能夠避免整個系統的結構、功能、測量設備和後台醫學邏輯判斷發生衝突,使管理系統更加符合相關高血壓防治指南和臨床診療規範的要求。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為培育市場,目前很多智能血壓計生產企業不計成本賠錢賺吆喝,免費讓血壓波動期病人體驗智能血壓計的便利性。吳浩稱,廠家免費提供的產品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所有需求病人。將來,軟硬體兼容、服務平台實現統一後,可以預見血壓計的成本將大幅下調。即便屆時智能血壓計仍未被納入醫保報銷範圍,高血壓病人考慮到實際需求仍會自行購買。智能血壓計的普及會推動生產企業實現贏利,贏利模式的形成勢必會促進產品品質的提升。智能血壓計從生產到市場推廣再到平台服務,醫療服務是形成閉環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吳浩主任稱,單純智能健康設備測量的數據意義不大,只有附加了專業人士的分析和解讀,才能體現出醫療服務的核心價值。
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高血壓患者血壓是否達標,更多的是在於管理,專科醫院醫生管理非固定病人的高血壓,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既管不好又浪費資源。吳浩主任認為,管理好社區居民的血壓,基層醫院有天然優勢。通過簽約服務,目前方莊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與病人之間已經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基於對固定病人家庭史、病史、生活習慣的了解,結合平台數據,醫生管理病人的血壓更加得心應手。若非藉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僅憑記憶力,醫生很難掌握手頭1萬名高血壓簽約病人的詳細情況及慢病數據。服務中心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當全科醫生在診治常見病時遇到瓶頸,應該如何通過網際網路途徑對接專家級醫生,從上級醫院獲取專業指導,從而實現在基層醫院解決病人問題的目標。從這個著眼點來看,基層醫生和專科醫生各盡所能,不僅病人獲益,也是實現分級醫療管理是必然趨勢。
據智能血壓計發展趨勢分析了解,上線近8個月的血壓管家目前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在相當細分的高血壓人群領域,應屬於相當不錯的成績,而根據後台統計,在血壓管家上,平均每位用戶每天輸入數據為3.5次。我國正在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閒保健服務、健康諮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迎來了發展機遇。再加上目前國內智能醫療市場發展態勢迅猛,在智能醫療及醫療信息化方面,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醫院自身資本及VC、PE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硬體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