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是國家電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核能發電占比最高的國家是法國(75%),其他已開發國家比如美國(19%)、俄羅斯(18%)、韓國(30%)、瑞典(38%)、中國(12%),以下是核電設備市場規模分析。
與海外相比,我國核電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中國在運容量位列全球第三,占比約10%,但與美國、法國等全球領先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全球30個核電運營國家中,中國核能總發電量排名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法國,但核能發電量占國內發電量的比重排名靠後,提升空間廣闊。
2010-2016年,我國核電發電量不斷增長。核電設備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62758.20億千瓦時,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474.69億千瓦時,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7646.7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0034.60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65.00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56.59萬噸。
截止2017年底,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37台,裝機容量達到35807MW。核電設備市場規模指出,2017年核能累計發電量為2474.69億千瓦時,比2016年上升了17.6%;累計上網電量為2316.42億千瓦時,比2016年上升了17.8%;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108.05小時,設備平均利用率為81.1%。
進入2018年底,2018年1~12月全國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44台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核能累計發電量為2865.11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5.78%。累計上網電量為2688.08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6.04%。1~12月,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499.22小時,設備平均利用率為85.61%。
我們按照單位造價1.6萬元/千瓦、每年開工8台機組、單台機組容量100萬千瓦計算,未來每年新增核電投資規模將達到1280億元。其中設備及建築成本分別占60%和25%,測算未來每年新增核電可釋放的設備市場空間約768億元。
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進程迅速,1987年開工建設的大亞灣核電站的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僅為1%;2018年12月,「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防城港二期項目開工,設備國產化率已提升至86.7%,預計國內新增核電機組可為國內核電設備製造商帶來668億元的市場空間。
核電設備市場規模指出,我國核電即將重啟,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核安全規劃》、《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等。目前我國將從建設第二代核電站、沿海核電站向第三代核電站、內陸核電站發展。核電站建造、核燃料供應及相關、技術供應、設備供應和核電站開發運營共同構成核電產業鏈,其實核電設備供應受益最顯著。
隨著而來的便是我國核電鑄鍛件、核島常規島主設備、核級閥門和核電空調同暖系統等核電設備細分行業的復甦。有了新的市場需求,核電設備尤其是核電閥門和空調通暖系統、儀控系統和核級鋯材都將會加速發展。
未來核電發展將大幅提速,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投產運行機組將達6000萬千瓦,是目前裝機容量的四倍。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增核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2700億元,相關核電設備製造企業將從中受益,以上便是核電設備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