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儲能市場日趨穩定,2022年我國儲能場面化發展已然到來。當下,新型儲能企業在融資和技術上均有較大突破,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在相關刺激以及能源結構轉換下,儲能行業釋放的市場空間也是相當大的。以下對2022年儲能行業投資分析。
各國政府陸續出台儲能產業相關扶持政策,儲能市場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目前,中國新型儲能產品結構中鋰電儲能占據絕對優勢地位,2019-2024年中國儲能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鋰電儲能裝機占比逐年升高至90%以上,鉛蓄電池、壓縮空氣裝機占比分別為5.1%、3.1%。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逐步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和儲能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環境利好的大趨勢下,未來在整個能源體系比重將會快速增加。本次對外投資有利於公司對於儲能、清潔能源賽道的探索和拓展,標誌著公司向著零碳能源和儲能領域發展的決心。現從存量、增量和機構配置三大角度來分析2022年儲能行業投資。
從存量的角度看,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抽水蓄能依然是儲能的最主要方式。儘管抽水蓄能在儲能中的占比已經接近90%,但儲能配套在整個電力供應中的比例還是很低的,2021年占比只有1.4%,也就是說只有1.4%的電能被儲存起來進行調配,遠低於已開發國家,也遠遠滿足不了未來新能源發電增加之後的需求,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抽水蓄能電站32座,裝機量31.5GW,比2010年已經翻了一番以上,而且目前的在建產能還有45.5GW。按照國家的規劃,到2025年達到62GW,2030年達到120GW左右,也就是說未來十年還有四倍的空間,而且這個基本是政府和國企投資為主,所以確定性也是很高的,這算是儲能裡面一個相對成熟的方向。
從增量的角度看,電池儲能的增長空間更大、增長速度也更快,是儲能領域更有成長性的一個方向。過去電池技術不成熟,存在明顯的問題:一個是儲能效率,有專家做過估算,按照現有技術,目前全世界電池生產商5年多的電池產能只能滿足東京3天的用電。再一個是資源限制,電池材料要用到鋰、鈷、鎳等稀有金屬,之所以叫稀有金屬,就是因為它們的儲量和供給非常有限,再加上下游的動力電池等終端需求還在高速增長,這就導致根本沒有那麼多鋰和鈷來生產儲能電池。即便有,成本也太高了。比如這兩年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已經從最低的4萬元/噸飆漲到18萬元/噸以上,就是因為供給實在是跟不上。
從機構配置的角度看,電池的投資價值最高,其中機構配置最多的就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比亞迪。截至2021年中,分別有1969、1254和890隻公募基金持有,是絕對的機構重倉股,也是中證儲能指數中的前三大權重股。除了電池和相關的電池材料,機構配置最多的就是儲能逆變器及集成商,其中最受機構青睞的就是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和固德威,尤其是市場份額最大的逆變器和儲能系統集成雙龍頭陽光電源,也是中證儲能指數的第四大權重股。截至2021年中,共有911隻公募基金持有陽光電源,另外兩家公司也分別有312和256隻公募基金持有。
儲能緩衝新能源發電市場,2022年儲能需求急速上漲。當下,再生能源市場接入併網,儲能成本尤其是電池成本的不斷下降,電力體制改革以及儲能支持政策持續推動,儲能行業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以上就是2022年儲能行業投資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