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慧社區政策有效解決城鄉社區數位化管理,我國智慧社區市場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當下,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新基建中不可或缺的建設環節,要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方式更便捷。以下對2023年智慧社區行業政策分析。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智慧社區行業迅速發展。根據2022-2027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智慧社區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慧社區規模為5405億元,同比增長約13.8%。2022年,中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將達到6312億元。
時下,我國陸續發布許多政策促進智慧社區有效落地,進一步推進我國智慧社區行業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目前,大多數企業處於基礎建設和數據沉澱階段,沒有長遠發展角度統籌規劃,離智慧化還有距離。而加快數據分析成為企業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現從三大政策來分析2023年智慧社區行業政策。
採取省級統籌或者省、市州分建的模式建設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台。加強社區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充分考慮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需求和使用習慣,提供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
大力推進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台集約化建設,有效整合各級各部門各類社區信息系統,面向社區提供一體化管理和服務。推動部署在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各類社區信息系統和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台聯網對接或者向其遷移集成。因地制宜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實施「一門式」覆蓋,「一站式」辦理。
建立標準統一、動態管理的社區數據資源體系,實行村(社區)數據綜合採集,實現一次採集、多方利用。制定社區信息共享清單,完善統一採集、統一制表、統一報送機制,加快建立標準統一、動態管理的社區數據資源體系,大幅減少社區工作檯帳報表。
大力推進社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及時聽取群眾對服務需求和滿意度的意見建議,不斷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即收即辦」、簡單事項「即時辦結」。以市州為單位,大幅度優化精簡部署在社區的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功能相對單一、相近或重複的辦公類、管理類、學習類等APP,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減輕社區工作者工作負擔。
優化社區網格管理平台,推行「社區輸入+網上推送+部門響應」工作模式,健全即時響應機制,及時回應群眾訴求。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台,提供多層次、多類型的專業化服務。緊密結合平安建設、雪亮工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建等工作,推進建設智慧安防小區平台。
加快提升社區和家庭網際網路寬帶接入能力,推動就業、健康、衛生、醫療、救助、養老、助殘、托育、未成年人保護等服務「指尖辦」「網上辦」「就近辦」。聚合社區周邊商超、維修、家政、養老、餐飲、零售、美容美髮、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資源,連結社區周邊商戶,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社區服務。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探索建立無人物流配送進社區,優先開發符合「三農」需要的技術應用。強化數字技能教育培訓服務,助力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共享智慧生活,消除數字鴻溝。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需要各部門、全社會共同努力。《實施意見》從四個方面對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保障措施予以明確: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強化統籌協調,明確部門分工,完善協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加強完善智慧社區規劃、政策和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強規劃引領,要求以市州為單位,統一編制智慧社區建設規劃,區分新建社區、老舊社區等不同類型,分類規劃智慧社區建設策略和重點。三是加強綜合保障,要求健全完善政府指導、多方參與的智慧社區建設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網際網路+社區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產品,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承接智慧社區建設項目運營,開展智慧社區知識普及和教育培訓。四是加強試點示範,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制定完善智慧社區建設標準、統計和評價指標體系等,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
總之,國家政策對於智慧社區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智慧社區將不斷壯大,為數位化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智慧社區依然存在著數位化便民服務場景不足、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