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和2014年以來國際低價原料奶的衝擊,國內奶牛養殖業持續萎縮正成為不爭的事實,原奶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不斷下滑、奶牛存欄量的持續下降也對中國奶業安全形成一定衝擊。
國內奶業振興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相關支持政策也越來越多。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中,關於支持加工企業反哺奶農、整頓生鮮乳收購秩序、加快確立奶農規模化養殖的基礎性地位等內容,就被業界大力推崇。
去年6月的時候,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這一舉措也被業界認為是奶牛養殖業走向振興的一個重要路徑,將對中國奶量的恢復性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記者梳理髮現,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多個地區的生鮮乳收購價格呈現明顯的上漲趨勢,上游企業的經營壓力逐漸減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這一表述首次被提出。乳業專家王丁棉稱,若這方面得到落實,消費者的信心乃至行業從業者的信心都會提上來,進而成為振興與發展奶業的重要動力。
振興中國奶業關健在兩頭,一是抓好上游奶牛養殖業,保證足夠供應市場所需的奶源;二是抓好下游的乳品流通,重點也在於恢復與提高消費者對國產奶的消費信心及信任度。
我國乳製品行業處於轉型發展期,人均消費量低於日本、韓國、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在棚改貨幣化及供給側改革帶來低線區域消費能力提升、人口結構逐步老齡化、線上電商銷售快速放量以及乳企競爭促銷降價的趨勢下,我們判斷未來5年乳品消費量將維持5%的複合增速。同時在各大乳企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化升級的催化下,乳品零售單價將保持年均3.5%的增長。綜合量價來看,未來5年我國乳製品行業銷售額複合增速將達到8.68%的高個位數水平,總的銷售規模有望超過5400億。
國際原奶供給充足,總體需求增長小於產量提升,預計國際原奶價格短期維持低位。國內奶牛存欄數及原奶產能下滑明顯,2017年分別下滑6%和1.59%。同時玉米、苜蓿等奶牛飼料價格高位上漲,拉升奶牛養殖成本,奶農補欄擴產意願下降,國內原奶產能難以滿足下游消費需求。原奶的供不應求促使奶價上漲,但由於進口大包粉價格低位壓制,我們判斷2019年國內奶價將呈現溫和上漲,同時替代原奶的大包粉進口量也將繼續增加。另外,在國內乳製品原材料價格上行時,中小企業勢必面臨成本上漲帶來的資金壓力,品牌曝光以及渠道投放減弱,大企業依靠較強的資金優勢和成本管控能力將搶占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在乳品行業增速穩定以及消費者消費水平和選擇標準提高的背景下,產品差異化和高端化成為乳品市場競爭焦點,各大乳企積極布局新興乳品品類和非乳品類。從短中期來看,由於常溫乳品格局穩定競爭基本結束,2018年伊利、蒙牛均大力布局低溫乳品板塊,在持續投入與競爭下低溫奶有望加速放量。但總體規模看,低溫奶和常溫奶市場格局短中期難以改變,常溫奶市場規模仍是低溫巴氏奶的3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