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巨大,並且在人口老齡化、城鎮化、財富增長以及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驅動下迅速擴容。相對於高收入國家7.7%的水平,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考慮到人口和消費的巨大基數,不難看到我國醫療服務市場在將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從制度建立到措施落地,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衝破了許多阻力,為百姓帶來真切利好,但未來還有不少挑戰。目前國家醫保藥品談判等醫改措施大大加劇了藥企的競爭程度。要重視激烈競爭所帶來的質量問題,不能一味強調低價,也要顧慮到質量,留出利潤、研發的餘地。對於進入醫保支付範圍內的所有藥品,都應該經過完整、慎重的決定,綜合考慮價格、質量、性價比、普惠性等眾多因素。
作為江蘇省內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也吸引著其他省市的患者前往就診。許多從外地來問診的患者使用了「國談藥品」,必須回本省才能醫保報銷。因為各地談判藥品的醫保報銷比例不一樣,這也增加了患者的就醫難度和負擔。「我們建議醫保統籌的層級要提高,最起碼提高到省一級,逐步推進跨省異地醫保的統籌管理。」
目前飽受詬病的「以藥養醫」的模式已被打破,但一些政策可持續性的問題引人關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後,在醫院的收入結構中,藥品、耗材等都轉變成了成本。這種機制下,對醫院來說收益最多、含金量最高的不是醫事服務費,而是醫保結餘。醫院也可能在新的機制下為了追求醫保結餘收入,減少醫保藥品的使用。
事實上,醫療服務定價機制、醫生薪資待遇機制、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呼之欲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富榮呼籲,要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的動態調整機制,以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和新技術、新項目的價值。
根據觀察,目前各地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機制都不太一樣,沿海地區對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比較到位,而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相應的機制還不到位。以他所在的醫院為例,在陸續實行藥品零加成、帶量採購、「國談藥品」等改革之後,2018年至今已虧損1億元以上。
受疫情影響,許多醫院的總體收入也大大減少,職工福利待遇、績效都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建議國家層面要及時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的動態調整機制。
2020年的疫情,讓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市民犯了愁。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儘量避免到醫院等高風險區域。但長期服用的降壓、降糖藥還得定時開。
有數據顯示,醫聯平台註冊醫生數較疫情發生之前環比增長784%,註冊患者數環比增長372%,平台問診量環比增長159%。百度「問醫生」更是自1月27日免費服務通道上線以來,累計諮詢量已超過500萬次,僅肺炎類諮詢,單日諮詢量就已突破40萬次。
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線、平安好醫生等多家在線醫療服務平台為患者提供問診,各大在線問診平台也迎來了流量高峰。39健康網網站每天的訪問量都在百萬級別,疫情專題頁累計線上曝光量近1.16億。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訪問人次達11.1億,APP新註冊用戶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
疫情促使更多用戶自願或半自願地開始了解和接觸在線醫療。「義診活動不僅大幅提高了網際網路醫療用戶的整體規模和滲透率,同時也成功『出圈』,觸達健康人群,為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收穫了新的流量。」
網際網路醫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用突出,線上諮詢、問診有效緩解了線下醫療資源緊張,同時引導患者就醫能夠分時段就診,儘量減少患者在院內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用戶教育得到突破,線上醫療使用行為快速普及,為後續客戶留存黏性奠定基礎。
「網際網路醫院建設的初衷是緩解醫療分配不均,解決貧困地區醫療資源缺乏等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年有近70億人次的門診量,其中超過60%為複診,而有些複診可以通過線上完成。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醫院迎來大爆發,前11個月新建網際網路醫院148家,創造歷史高峰。因為疫情的影響,網際網路醫療的需求從過去的彈性一下變成了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