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在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本次全國集采涉及45個品種、80個品規,具體品類仍以化學藥為主,聯合採購辦公室將於2月3日提交申報材料,並公開申報信息。
據記者了解,不少品種已出現在此前三批集采名單中,如氨溴索注射劑、布洛芬注射劑、頭孢丙烯口服常釋劑型等多個大品種,在此基礎上,第四批全國集采的注射劑品種相對之前範圍又有所擴大,還擴大了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範圍。隨著一致性評價的持續推進,國內具備參加集采資格的藥企日益增多,因此與第三批全國集采相比,第四批全國集采的單一品種入圍企業最多增加到10家。
鼎臣醫療諮詢總經理史立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前幾批全國集采中標產品價格都有大幅下降,所以降價是集采的必然趨勢,而且隨著擁有申報資格的藥企數量增加,相關品種存在不小的降價空間。
史立臣認為,從口服藥到注射劑、吸入劑,再到醫療器械,全國集采的產品範圍在一步步擴大,未來中成藥和生物藥也有望逐步納入全國集采範圍,這不僅大幅降低了醫保支付壓力,也加劇了醫藥產業的競爭,具有規模優勢和實現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的藥企,將在集采中逐步壯大,而中小型藥企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困境。
一些醫藥上市公司也發布公告,因為產品納入了第四批集中採購品種範圍,提示市場空間和定價均存在下降風險。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歷次全國集采的「靈魂砍價」不僅被藥企重點關注,也被資本市場關心,尤其是此次眾多大品種注射劑入圍,有的注射劑市場份額突破60億元,是眾多上市藥企競爭焦點。
張翠霞說:「注射劑較口服化學藥門檻高,是大企業重點布局方向,隨著更多注射劑品種納入全國集采,價格競爭將更加激烈,但也代表企業有以量換價的市場機會。集采常態化下,醫療板塊洗牌與價值中樞上行預期是明確的,全國集采頻頻中標、基本面良好、有創新藥研發的上市藥企,將會在集采中逐漸做強做大。」
集采常態化和入圍產品規模擴大,並不是讓整個醫藥行業打價格戰,而是通過優勝劣汰使其中優秀的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同時鼓勵企業研發創新。突圍而出的藥企通過產品多樣性和降本增效以量勝價,打破傳統的醫藥營銷格局,讓企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體系和增加仿製藥與新藥研發投入。
集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的同時,也存在結構性機會,目前市場上依舊大量存在原研廠商銷售規模占據絕對優勢的品種,且此前三批集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研廠商出於全球價格體系維護等原因,降價激勵稍弱於國內企業,過評仿製藥有望加速進口替代,同時仿製藥集采降幅平均超過50%,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發展模式的優勢逐步凸顯。
由於集采趨勢下普通仿製藥已進入微利時代,在首仿藥和新藥獲批加速、醫保對接等政策鼓勵下,更多創新藥、首仿藥會成為藥企尋求市場突破的發力點。具備原料製劑一體化及產品集群優勢的藥企,可以憑藉研發優勢、產品規模優勢受益於當前的醫療體制改革,也是目前資本重點關注且估值較高的企業。
業內人士評價集采改革認為,改革帶來的陣痛不可避免,但惟有如此大刀闊斧,才能加速與國際接軌,徹底扭轉我國醫藥行業「小散亂」局面,並將內外兩個循環有效融為一體。
企業創新意願增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秘書長、鷹利視醫療科技公司執行董事孫紹鵬說,我國有數萬家藥企和幾十萬家耗材企業,產業鏈成堆不成形,為國際醫藥領域少有。
經歷幾輪集采改革之後,今後醫療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都將為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所占據。而龍頭企業的創新優勢,還將帶動更多的科技併購。2018年,孫紹鵬創辦的耗材科技企業就被深圳一家上市龍頭企業收購,嘗到了創新甜頭,他很快又創辦了兩家創新型醫用耗材企業。多家藥企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帶金銷售模式下,企業也很痛苦。而集采向原研產品傾斜的政策導向,令企業的工作重心迅速由以銷售為中心轉向以創新為中心。
行業調整重組加速。集采改革令中標企業市場份額迅速放大,一些落榜優質中小企業的產能成了「香餑餑」,行業內優勢互補的兼併重組明顯增多。公開報導顯示,上海醫藥2018年以來連續收購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世紀藥業等,首次登上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單。2020年8月,運鴻集團62億元收購了武漢第六製藥有限公司、上海安丁生物(湯陰)藥業有限公司等4家藥企,深化布局大健康產業。
看到改革之後的國內醫藥市場更加公正、公平,一些跨國藥企和原本以外貿為主的藥企紛紛加大投資和併購力度,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真正實現了內外雙循環的協調統一。
原本主攻海外市場的浙江華海製藥廠,2019年底藥品集采中標後,公司抓住這一契機,努力擴圍市場,2019-2022年中國再生障礙性貧血藥品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建議,2020年前3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1.41%,淨利潤同比增長64.23%。公司季報分析認為,國內市場業務是其業績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