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政府支持電商發展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中國網絡零售市場將在加快轉型升級中實現更快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1.8萬億美元。中國消費者是「需求最大、最前沿、最渴望創新的數字消費者」,72%的中國消費者被列為「數字前沿先鋒」。
疫情期間,中國的直播行業已經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平台。隨著「直播帶貨」消費模式的興起,中國市場展現出強大的潛力和生命力,並且加快了實體商業向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1月1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稱,2020年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8萬億元人民幣,逆勢增長14.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9%。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成績單亮眼,凸顯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電商市場的韌性和活力。過去一年,電商在促銷費、穩就業、保民生、促轉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得到充分體現;網絡買菜、社區團購、外賣送餐、直播帶貨等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消費的重要方式,數位化生活時代加速到來。
與往年相比,2020年的網絡零售持續創新的特點更加明顯。首先,直播電商作為網絡零售的創新模式發展迅猛,憑藉更加直觀的互動消費體驗優勢,電商直播超2000萬場;其次是新品牌引領消費新風潮,以新國貨為代表的一批新銳品牌成為網絡零售的消費熱點;另外,農村、縣域及低線城市的消費力藉助電商得以充分釋放,這些區域的消費者也成為各大電商企業新增用戶的主要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均衡性得以繼續提升。
近年來,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持續火爆,動力十足。首要動力來源於電商的渠道與市場優勢。電商憑藉更高效的流通速度、更廣泛的市場覆蓋、更精準的消費匹配等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產品生產商和品牌商的重視。電商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為網絡消費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供應。同時,電商市場的火爆也來源於「Z世代」消費者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主流群體,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線上消費滿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另外,政府加大寬帶網絡、快遞物流等基礎設施覆蓋率,出台政策支持電商發展等也是電商市場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當前,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也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網絡消費市場中出現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消費者信息泄露、銷售侵權商品等現象仍然較為突出,需進一步加強網絡零售市場的治理力度,提升網絡零售市場的規範程度。
近年來,為了加強市場監管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相繼出台了《電子商務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條文和政策措施。這些法規將為規範網絡零售市場提供重要支撐。
未來,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要實現更好發展,必須加快轉型升級。長期看,保持網絡零售市場的持續創新活力尤為關鍵。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圍繞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網絡零售需要找准發力點,在服務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發揮消費引領作用,服務好供給側的數位化轉型升級。這些都需要在場景、模式、技術等層面開展持續性的創新。
一位企業的採購負責人認為,從採購成本來看,網絡零售企業與傳統零售的差距並不大。理論上來說,網絡零售企業面向全國消費者銷售,採購的規模更大,更容易獲得價格優勢,但在實際操作中,直采達到一定的規模後價格並不會因為採購量增加而遞減,對於一些商品,採購一貨櫃和十貨櫃的價格是一樣的。尤其是近兩年來,傳統零售企業通過九州兄弟連、齊魯商盟等聯盟把直采的優勢和範圍進一步放大,無論是採購的規模和效率相比單打獨鬥都提升了一大截,並且降低了一些企業直采的門檻。
此外,網絡零售企業在直採過程中還要支付倉配和物流的成本,尤其是倉儲直接關係著商品質量的好壞,但無論是建前置倉還是總倉都要處於起步階段的網絡零售企業付出很高的成本,而這些成本也要參與整體採購成本的核算。相比之下,傳統零售經過20多年的積累,倉儲體系已經逐漸完善,目前正處於攤薄成本的階段。
綜合計算下來,網絡零售企業與傳統零售的成本相差並不大,網絡零售企業在零售端表現出的「低價」,一是因為品質較低、二是促銷力度大。超市是自選性的購物,顧客的挑選空間很大,而網絡零售企業的更多用戶是通過圖片「腦補」商品的品質,用戶很難產生對比,因此線上平台的商品質量容易參差不齊,而消費者也很難注意到這一點。
網絡零售企業根據平台客層定位不同,對商品的品質、價格需求略有不同。從整體上對比,網絡零售企業採購可能偏價格取向,傳統零售企業更偏向品質。某生鮮供應鏈公司負責人認為,網絡零售企業的電商屬性較強,訂單分布範圍廣、量大,短時間內單品的爆發能力強,在「爆品」開發上有明顯優勢;傳統零售則主要圍繞線下顧客做服務,擅長按照顧客的需求制定採購計劃,經營「商品群」的能力更強。
歸根結底,兩方服務的客層和場景不同,在良性競爭的前提下,傳統零售企業並不懼怕網際網路企業涉足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