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社區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間,住宅物業管理事關群眾生活品質,事關城市安全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釐清了哪些事項由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哪些由街道負責,哪些由物業服務企業負責。
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容量巨大,收入規模達到3500億元,同時物管面積也達到了200億平方米,並且還在持續增長,市場潛力巨大。在每年新房的穩定竣工、物業服務滲透率的逐步提升以及高品質物業服務的強勁需求支撐下,預計未來5年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到2021年市場規模突破8000億元。
我國物業管理行業雖然已經進過超過30年的發展,但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政策法規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隨著競爭不斷深化,物業管理行業集中的趨勢也愈發明顯。
2016年全國物業管理企業約15.62萬家,從業人員800多萬人,國內行業產值已達到數百億元,並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遞增,物業管理產業經濟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2014年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從業人數達到711.2萬人,增長8.1%。2015年達到769.5萬人,增長率為8.2%。 2016年從業人員達到約833.06萬人,較2015年增長8.26%。
隨著市場發展,房地產百強企業物業管理規模持續增加,未來五年全國基礎物業管理市場規模約為1.2萬億元,物業管理行業將成為萬億級市場藍海。
物業管理行業日益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資本驅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迅猛。中指院研究認為,未來十年,上市物業服務企業將超過百家,總市值有望突破一萬億,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可期。
鑑於中國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物業管理是一個有著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只有不斷研究解決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措施,才能使物業管理健康、快速發展。
物業管理離居民最近,不但可以服務好群眾,也應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將物業管理納入社會治理的整體格局目前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面臨很多問題。
小社區,大社會,管好一個居住社區,需要政府、企業、業主等多方共同努力。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通知》回應社會關切、研究解決行業痛點,推動各方進行探索。
《通知》明確,暫不具備設立業主大會條件的,探索組建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代表等參加的物業管理委員會,臨時代替業主委員會開展工作。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成立業委會確實有難度的情況下,可以借鑑北京、廣州等地的經驗,先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由其代表廣大居民行使有關權利。物業管理委員會能夠暫時彌補社區沒有業委會,居民意願難以得到主張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很多城市,成立業委會或者物業管理委員會,已經成為加強物業管理的重要抓手。北京2020年出台的《關於加強北京市物業管理工作提升物業服務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2020年底前新成立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2000個以上;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率達到30%以上,2021年達到70%以上,2022年達到90%以上。
《通知》明確,物業管理行業將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制度。依據企業信用狀況,由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授予信用星級標識,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強化信用信息在前期物業管理招標投標、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政府採購等方面的應用。同時,將建立物業服務企業紅黑名單制度,推動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對嚴重違法違規、情節惡劣的物業服務企業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清出市場。
加強住宅物業管理不僅要政府和企業發力,還要調動居民、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區志願者、駐區單位等多方積極性,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這樣,物業管理才能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