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目前國內外尚無一種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水泥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推動國內水泥行業快速發展。
自1985年起我國水泥產量已連續21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現如今已占世界水泥總產量的48%左右。水泥產量的迅速增長,從數量上已經基本滿足我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
截止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水泥產量23.77億噸;其中水泥熟料產量達到15.79億噸,同比增長3.07%。
從行業生產線情況來看,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累計共有1609條(註:剔除部分已關停和拆除生產線,不包括日產700噸以下規模生產線),比2019年增加10條;設計熟料年產能18.3億噸,實際熟料年產能超過20億噸。
從分區域產量分布情況來看,我國華東地區和中南地區的水泥產量居於全國前列水平,主要是由於華東地區的基建、房地產等行業對於水泥的需求量較大,推動了水泥製造業的發展。
目前,行業「兩超多強」競爭格局已顯現,龍頭集聚效應明顯。「兩超」指的是中國建材集團和海螺水泥,「多強」包括金隅集團(3.060,-0.34,-10.00%)、華潤水泥、台泥水泥、紅獅集團、山水集團、亞洲水泥、天潤水泥等。前十大水泥企業的集中度已經從2012年的51%提升至2020年的57%。
綜合來看,2020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表現為「急下滑、快恢復、趨穩定」的特徵。水泥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水泥產量達到23.77億噸,同比增長1.6%,保持高位平台期。水泥價格處於高位震盪,呈現出「先跌後揚」的「V」字型走勢,價位水平與2019年相當,行業實現利潤1833億元,基本看齊2019年。水泥行業依舊保持了穩健發展態勢。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複雜的國內外社會環境。為抑制經濟下行,我國繼續加強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快「六保」「六穩」政策落地,落實各項重大改革舉措,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多措並舉鞏固經濟復甦向好態勢。
2020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 要求2021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建設項目。
2020年年末,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管理辦法》,提出嚴禁新增產能,確有必要新建的 , 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通過優勢企業補償落後企業,幫助小企業退出的方式,加快提高行業集中度,改善行業整體盈利能力。
2021年,預計需求保持「平台期」、包括環保在內的多因素對供給壓縮持續,水泥行業價格和效益將延續近兩年的水平,除個別區域由於新增產能存在下行風險外,主流市場價格有望依舊堅挺。效益有望繼續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