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面板數據回落持續下跌 2022年價格進入下跌通道

面板數據回落持續下跌 2022年價格進入下跌通道

2022-06-09 10:57:09 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2年全世界面板數據達到1200億美元以上,現下面板市場趨勢穩定,面板行業市場持續擴大。目前面板行業國產替代持續推進,我國面板廠商在國際話語權持續擴大。

  面板數據回落持續下跌

  電視、液晶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其中以小尺寸電視面板跌幅最大。而已經降至歷史低點的面板價格還有可能繼續下探。目前電視面板各尺寸應已跌破現金成本,預估6月份電視面板價格將繼續下跌。

  通貨膨脹使得上游廠商去庫存意願強烈,而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又需求不旺,造成面板價格持續走低。需求不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三季度末,價格持續下探將給面板企業帶來業績方面的壓力。

  自2021年下半年價格開始回落後,液晶面板的價格在2022年不斷下探。在地緣衝突、疫情等因素影響下,面板市場的需求在不斷下降,這也導致了面板價格持續走低。2022年一季度,全球電視整機出貨量為4750萬台,同比下降6.5%,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預計全年出貨量衰退8%以上。

面板數據回落持續下跌 2022年價格進入下跌通道

  受市場低迷影響,頭部品牌紛紛下調整機銷量計劃和面板採購計劃。2022-2027年中國顯示面板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二季度,三星的面板採購從1300萬片減少了30%至900萬片以內。此外,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行業也傳出砍單的情形。手機晶片廠商聯發科和高通已削減2022年下半年的5G晶片訂單。聯發科主要削減了中低端產品,將四季度訂單下調30%至35%;高通將高端驍龍8系列訂單下調約10%至15%。

  國內各大安卓手機品牌2022年迄今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原出貨計劃的20%。由於消費者信心低迷,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訂單可能會繼續減少。面板價格由供需決定,需求減緩、客戶調整庫存,這些都會影響價格。

  2022年價格進入下跌通道

  電視大廠對面板採購的砍單,也與面板產線經過一階段的持續擴增而出現的產能過剩有關。在面板價格處於上漲周期之際,眾多廠商擴充產線,上馬了一系列項目,且在近兩年裡進入產能釋放期。然而,從去年7月份開始,面板產業結束了近十年來的最長漲價周期,價格進入下跌通道,市場需求不足,此前產能的集中釋放卻讓市場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在主流尺寸面板跌破現金成本之時,企業普遍感受到壓力,紛紛收縮產能。

  目前,惠科的8.6代產線、華星與廣州超視SDP的10.5代產線等多條高世代面板生產線進入產能釋放階段,但市場需求卻越發疲軟。群創、夏普和LGD也計劃進行一些稼動率的下修,不過由於惠科的H5產線等還在爬坡,整體TV面板的產能今年還是處於增長狀態,面板產能過剩現象已經顯現出來。

  庫存處於較高水平是產能過剩的現象之一。截至目前,大部分面板廠的在廠庫存均在2周以上,其中夏普、友達偏高,為3周-5周,而三星顯示(SDC)庫存更是超過月余。根據上下游產業鏈信息,SDC計劃在6月完成最後一批OpenCell產出後即關閉工廠。

  另外,還有一批產線還在落地中。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2月份,友達宣布在台灣建設第8.5代線;LG顯示和三星顯示均有第8.5代OLED產能規劃,落地時間在2023年到2025年之間。

  產線從點亮到投產需要3個月時間,爬坡期一般為12個月左右。今明兩年還有一批產能將陸續釋放,同時產能將逐步從電視面板向IT應用面板轉移。中國大陸面板廠市占率持續提升,2022年將達到72%,其減產程度,將對未來一年裡的市場供需狀態起決定性作用,如果第三季度,京東方、惠科、華星統一減產步調,第四季度面板供過於求的局面或得到緩解。

  國內面板出貨數據2022年產量超越別國出貨數據,國內品牌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就控制面板採購量,多數是按需採購,目前國內未出現大幅砍單。2022年電視作為大尺寸顯示面板的主要構成,保證了大尺寸LCD面板的較高需求。

  以上就是面板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