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55英寸液晶價差五倍》(廣州日報2008年12月31日C8版)見報後,立即引起業界熱烈討論,至今余「震」未消。廠商表示,這是外資品牌的產品定價策略使然,而消費者則依然擔憂被廠家高價「套牢」。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的老理確非虛傳。元旦液晶電視銷售火爆說明咱消費者對此的需求還是很強烈的,至少沒有被金融危機給嚇著。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到底該怎樣「修煉」才能成為一個精明的買家?記者就此採訪多方人士,希望能從不同角度探得液晶市場真相。
價格漲OR跌
不買最貴只買最對
什麼因素最能刺激到消費者的神經?當然是價格!要不,國產和外資55英寸液晶電視價差五倍怎能引起持續至今的討論呢。面對電視廠商近乎瘋狂的降價攻勢和賣場新鮮出爐的優惠「小甜餅」,很難有人經得起誘惑,保持應有的理性。還有的消費者因為經歷了幾輪液晶電視大降價而背負上心理包袱,擔心現在買了,以後還會再降。
有業內人士表示,某些大品牌針對消費者制定獨特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在產品上市初期,高定價,樹立高定位、高品質、高形象。這一階段高價銷售產品,單機利潤最高。在產品成長期,降低價格,以前期的特殊賣點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在產品成熟期,產品就表現得中規中矩,價格繼續降低,品種增多,產品外觀等出現改變,大規模推向市場。到了衰退期,回歸到細分市場,為新品騰出空間,此時價格就很普通。但國產廠商則根據競爭對手確定定價,價格相對「隨大流」。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不必對價格變化過于敏感。廠商都是根據銷售周期制定針對性的優惠促銷計劃。特別是進入年底,廠商由於資金周轉壓力較大,多數都希望通過促進銷售收回資金,因此往往在這時亮出價格底牌。所以年末促銷階段是消費者出手的大好時機。
面板硬VS軟
手摸尺量齊上陣
液晶面板還有品牌?沒錯!2008年,一場軟屏、硬屏陣營的市場爭奪戰逐步升溫,才使消費者對液晶面板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調查數據顯示,液晶面板的技術和品牌已經位於液晶電視品牌以及價格因素之後,成為消費者選購時考慮的又一重要因素。
液晶面板的成本占整個液晶電視成本的2/3左右,決定著液晶電視的品質。目前根據生產地的劃分將液晶面板分為LGD的IPS硬屏、夏普屏、三星屏和台灣屏等。由於台灣屏成本稍低,使部分軟屏廠家使用台灣屏來代替自產屏,使得市場中魚龍混雜,也令消費者蒙查查。
據相關廠商透露,技術上,IPS硬屏液晶橫向排列,在動態清晰度、色彩還原力和可視角度等方面都具有優勢。在觸摸時不會出現軟屏液晶易出現的水紋及暗影現象。
因此,在賣場,消費者用手「摸一下」,就可以鑑別軟、硬屏,IPS硬屏標識也在不斷提醒消費者選擇更加優質的硬屏面板。另外,為了避免廠家宣傳的尺寸不符,消費者不妨隨身帶個捲尺,將液晶屏對角線一拉,即可發現其尺寸大小。
外包OR自營
售後服務以專取勝
花幾千元甚至幾萬元買回一台液晶電視,擱在家裡可算是個大物件。一個元件出了問題,維修費用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上千元,更重要的是來回折騰還會影響心情。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電視時,一定要問明售後服務權責,免得日後麻煩。
記者從廠家了解到,目前售後服務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由液晶廠商自己的售後服務隊伍負責維修服務。這種情況下,售後團隊只需要負責一個品牌,而且會經常培訓,其售後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也比較容易保證。二是售後外包。廠家自己不負責相關服務,而由其認定資質的服務團隊負責。這種情況下,同一團隊可能負責好幾個品牌的售後服務。當然,每個廠家也會對其進行培訓。但是,在服務的單一性上,卻做不到唯一。據相關部門統計,不滿意液晶電視售後服務的投訴占總比例的60%。
有廠商人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之前與商家明確權利和義務,明確出了問題後到哪能找到直接的負責人,然後再掏錢消費,切忌糊裡糊塗花完錢、出了問題再找廠商扯皮。更不能出現問題後圖便宜隨便找個維修點維修。
名牌VS口碑
名牌重要但口碑更重要
「這是著名的品牌,買它的絕對不會錯。」相信大多數消費者挑選電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大品牌。而一些品牌的促銷人員也不遺餘力地灌輸這一點。因為在消費者心中,大品牌和高品質之間是畫著等號的——買到名牌液晶電視,質量100%有保證。
一家廠商人士告訴記者,名牌是通過前期過硬的質量、完美的製造、周到的服務而逐漸建立起來的,也就是通過口碑不斷積累而成就名牌的。因此,名牌自然產品更可靠。但是,因此而迷信名牌則不明智。
細心的消費者一定會有感觸:後來成為知名品牌的廠商初創期產品非常過硬,但部分品牌的產品隨著名氣變大而質量或者數量下降。而在上升期,其口碑也非常不錯。這種情況大概適合所有品牌。
因此,聰明的消費者在選購之前都會諮詢有相關經驗的親友,從他們的使用體驗中得到有益的啟發。只有使用者才最有發言權,因為幾乎沒有廠商會在銷售時自曝其短。另外,網站產品論壇中其他消費者及專家的評價也會令他們受益匪淺。所謂貨比三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