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十三五細顆粒物防控取得明顯進展之後,十四五期間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又在臭氧治理這一新的領域實施攻堅,而主攻目標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環保專家介紹,我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大幅擴容。2022-2027年中國大氣污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指出,未來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但目前由於相關行業標準缺失,治理效果、運行維護和安全管理等均存在不足。
揮發性有機物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體物,主要來源於石化、有機化工、塗裝、包裝印刷等行業,部分揮發性有機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可直接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也是大氣臭氧濃度上升、區域性光化學煙霧及霧霾形成的重要因素。生態環境部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尚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濃度超標,臭氧污染仍較突出,已成為現階段夏季主要大氣污染物。
目前我國對於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末端治理效果綜合評價還沒有明確的標準或指南。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也沒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僅上海市、廣州市頒布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技術規範(試行)》。標準的缺失給相關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治理設施的運維帶來技術、成本、管理上的諸多困難。
環保設備製造水平及成本價格相差較大,技術水平高低不等,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運維設備範圍界定存在不確定性等,直接影響到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效果,甚至還會引發安全事故。我們在調研中甚至發現,有的企業把活性炭箱裝反了。
據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的調查,目前大氣污染市場上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廢氣收集率普遍偏低,大量廢氣局部收集裝置形同虛設。一些地區低溫等離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的低效技術應用達到80%以上;一些企業末端治理採用吸附、吸收工藝,長期不更換吸附材料和吸收劑。有些企業採用燃燒、冷凝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運行溫度等達不到設計要求,實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還有一些企業治理設施建而不用。
標準缺失也導致監管部門很難實施有效的管理。標準缺失導致第三方檢測市場混亂。由於大部分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監測由第三方開展,監管和處罰措施不足,弄虛作假等現象突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近日已聯合編制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效果綜合評價指南》《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維護與安全管理技術規程》兩項團體標準。
新標準考慮不同規模工業企業、不同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技術的具體情況,指標設計更全面,比如,在治理效率里不僅考慮了處理效率,還增加了出口濃度指標,填補了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設施效果評價、運行維護及安全管理領域的標準空白。
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加大臭氧監測力度,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監測能力建設,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等對臭氧生成影響較大前體物的監測,掌握其濃度水平、主要來源、生成機理,支撐大氣污染協同治理。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4個城市完成自動監測站建設並開展聯網。目前,臭氧超標的城市中,已有134個開展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在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大的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環境部門也已開展了揮發性有機物組分監測;在公路、港口、機場、鐵路貨場附近,正逐步建設交通污染監測站點,重點監測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相關標準的健全,有助於開闢更大的治理市場。根據已開發國家的大氣污染治理經驗,煙氣除塵、煙氣脫硫、煙氣脫硝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市場是依次暴發的關係,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的市場周期更長。
目前,雖然無法完全杜絕霧霾天,但藍天越來越多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2021年四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39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9%,下降幅度明顯。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更是首次實現「30+」,距離國標只有個位數距離。但污染物數值越低,減排難度也越大。隨著大規模工程治理任務完成,減排空間大幅壓減,減排速度減緩,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精細化管理和社會共治的攻堅階段。
11月2日,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碳大會「雙碳」治理論壇在上海召開。「科技是解決『雙碳』問題的主要途徑」成為與會專家的共識。近年來,各類高新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國內的減排降碳中,為空氣治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以大氣監測管理來說,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多層次立體化大氣監測網絡。在天上,衛星對大氣質量進行宏觀監測。在空中,無人機、可視雷達等被用於局部地區日常監測中。在地上,近2000個大氣監測國控站點、3000多個區縣站點,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區縣。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監測網絡也日趨數位化、智能化。
不可否認,我國減排降碳的任務依然艱巨。但「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更多低碳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表示,打造低碳科技支撐體系,關鍵是把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相結合,助力發展模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
記者注意到,在近日揭曉的202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有不少獎項和低碳環保有關。比如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納米限域催化」項目有助於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利用新技術,可顯著降低以煤為原料的一些能源轉化和材料合成過程中的能耗與二氧化碳排放。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則解決了當前鋼鐵、建材等行業的減排難題。該項目開發出的脫硫除塵及低溫多污染物吸附再生關鍵裝備以及治理工藝已在一些鋼鐵、水泥等行業進行工程示範,經過該技術處理後的煙氣排放能夠達到全球最嚴格的超低排放指標。
國內大氣污染相關治理市場得到顯著提升,2022年環保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髮展前景值得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表示,以2030年前碳達峰為目標,倒逼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和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改善。到2035年,若能將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可帶動約1/4的PM2.5減排。
以上就是大氣污染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