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走近生產線 食品安全眼見為實

走近生產線 食品安全眼見為實

2009-01-01 16:11:00 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又是一個生機勃勃的3月,又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漸漸臨近。從昨日起,本報3·15特別行動正式啟動。在金融風暴遠未消退之際,今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消費與發展」,在中消協這樣的年主題之下,拼經濟,促消費是本報今年關注的重點。在本報3·15特別行動中,「百元周」和「消費體驗」活動的宗旨便是希望大家能樹立信心,合理消費,科學消費,透明消費,放心消費。

    當然對於假冒偽劣產品,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曝光,並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打擊。關注本報3·15報導,做一個「敢花錢、會花錢、花好錢」的消費高手。今起,本報開設3·15特別報導欄目,旨在更好地促進消費,維護消費者權益。

    本報3月1日訊 米麵製作、陳醋生產、豬肉加工……今日上午,本報3·15消費體驗團分赴省城四個生產廠家參觀體驗米、面、肉、醋的生產加工過程,80名消費者現場感受放心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一直就想看看這食品到底是咋做出來的。」今天上午8時,消費者張先生早早地來到了本報指定的集合處。他說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導,一個又一個的消費黑幕,讓自己「都不知道該吃什麼好」。而本報這次活動,正好給了他一個「眼見為實」的機會。

    不到8時30分,報名參加活動的80名消費者便已集合完畢,其中有年過六旬的老人,也有剛上小學的孩子,不少還是舉家出動。一家三口都來參加活動的王先生說,本來準備讓孩子周末參加英語補習班,但是「補課可不如這活動有意義」。

    集合完畢之後,消費者乘車分赴太原良源集團公司、太原麵粉二廠、太原東企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山西老陳醋集團公司東湖醋園4個廠家參觀,親眼見證米、面、肉、醋這4種百姓生活常見食品,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的生產製作過程。

    不添加增白劑的麵粉、從生產到儲存嚴格控制的大米、自然發酵的陳醋、從生豬到豬肉的安全流程……參觀下來,四路消費者共同的感受便是「踏實,放心」。

    一位參加體驗的消費者說:「看了正規生產企業的製作過程,我們才知道平常餐桌上的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更有意義的是,在參觀現場,還知道了劣質食品與優質產品的辨別方法,今後買食品就更放心更會挑選了。」

    現場鏡頭:消費者扯了扯剛包裝好的麵粉袋,「袋子包裝得好好的,沒有一點兒會漏的跡象!」

    麵粉:相關數據每小時跟蹤測試一次

    參觀地點:太原麵粉二廠

    參觀人數:20人

    民以食為天,食以面為先。對於酷愛麵食的山西人來說,最希望吃到放心的麵食,而什麼樣的麵粉才是放心的?昨日上午,本報組織的麵粉生產體驗團赴太原市麵粉二廠參觀,帶大家一睹放心面的生產過程。上午9時,穿上工作服和鞋套,體驗團一行隨工作人員進入太原麵粉二廠的制粉車間體驗。

    保證沒有添加劑

    制粉車間乾淨整潔,只有幾名工人,機器的轟鳴聲很大,但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面塵飛揚」。「這就是磨麵機?」面對龐大的機器,參觀的消費者好奇地問。在轟鳴的磨粉機前,廠長劉有貴抓出一把壓扁的小麥介紹說,這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老式的磨粉機,而是先進的磨粉機,在這裡有幾十台,它們會將清理過的小麥壓碎,然後將麥皮進行分類和深處理,隨後做成不同標準的麵粉。「我們生產的麵粉保證不加增白劑,如發現添加,願受任何處罰。」參觀過程中,劉有貴介紹說,作為一個國營老廠,廠子承諾在整個麵粉生產過程中不放任何添加劑。沒有增白劑,也不放增筋劑和膨鬆劑。「在麵粉中添加增白劑,可以讓蒸出的饅頭白白的,視覺上好看;在麵粉里添加增筋劑,會讓麵條吃起來筋道;麵粉里添加膨鬆劑,會讓蒸出的饅頭看起來蓬鬆好看。但長期食用含有這些添加劑的麵粉對人的肝臟有害,對人的健康不利。」

    封裝時沒有一點污染

    在打包車間裡有兩條封裝線,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將面袋口對準出面口進行封裝。「為什麼這麼大一個廠就兩個人負責封裝工作呢?」體驗團的小梁好奇地問。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裡採用的是引自日本的閥口包裝技術,這為麵粉生產又加了一把安全鎖,而且不用人工去封口,所以人也少。「過去,麵粉進入打包程序時,容易出現頭髮、雜物等污染,採用這種閥口包裝技術安全衛生,一點污染的機會都沒有了。同時,還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一大難題——面袋封口處向外噴面造成的包裝外污染問題。」

    聽了介紹,好奇心強的消費者故意扯了扯剛包裝好的麵粉袋,「還真的那麼神奇,袋子包裝得好好的,沒有一點兒會漏的跡象!」

    饅頭口感很不錯

    「給我一個,我也嘗嘗!」正當大家興致勃勃地看著工作人員用剛生產出的精粉和標準粉做饅頭時,工作人員端來了一大盤饅頭,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上前去拿,想吃到這無添加劑麵粉做的饅頭。「不行,我還要吃一個,吃起來心裡就是踏實。」大學生小張邊吃饅頭邊感慨。「這個饅頭怎麼發黃呢,難道不是越白的饅頭,麵粉的質量就越好嗎?」一位40歲左右的市民問正在做饅頭的工作人員。「不是,一般人都這樣認為,其實不是。您看這些饅頭,黃白色的是用精粉做的,這些微黃一點的是用標準粉做的,但這些都沒有添加增白劑,而你們平時在外面的攤點上買的那種白白的饅頭,都是添加了增白劑的。」「哦,原來是這樣啊!我就說這個饅頭的口感和在外面買的不一樣嘛,吃起來感覺實實的,而且越嚼越甜!」吃著帶著面香味的饅頭,大家不住感嘆。

    來到廠里的跟班化驗室,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剛生產出來的麵粉要在這裡進行水分、含砂指標等項目的快速測試,還要做蒸煮實驗。平均每小時跟蹤測試一次,隨時發現情況隨時調整生產。最終生產出來的麵粉次日還要經過中心化驗室的嚴格檢驗才能出廠。

    現場鏡頭:被清洗乾淨的稻穀倒進去,經過脫皮、清理等程序,晶瑩飽滿的大米就出來了。

    大米:只在流水線上過,不和人接觸

    參觀地點:太原良源集團公司

    參觀人數:20人

    上午8時30分,對大米生產加工感興趣的消費者體驗團,由本報組織,乘車前往由原太原米廠發展而來的良源集團。

    一路上,大家熱烈談論著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他們都對當天要進行的體驗充滿了期待。體驗團中,小雨和明明兄弟倆,剛上小學,一路上,他們不停地提問:大米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媽媽做飯用的大米就是從這兒來的嗎?

    生產儲存:保證無污染

    良源集團的大米加工車間,整潔衛生。這裡採用現代化流水線,高效快捷準確,還節省人力,只需兩名工作人員操控設備即可。這裡每天可加工生產普通大米60噸。

    密閉的玻璃牆將加工車間完全隔離,一名穿著工作服的操作員在裡面忙碌,體驗團的成員隔著玻璃牆,睜大眼睛看著牆那邊的流水線,被清洗乾淨的稻穀倒進去,經過脫皮、清理等程序,晶瑩飽滿的大米就出來了。包裝、封口,一氣呵成,整個流程完全是在電腦控制下進行,大米只在流水線上過,不與人接觸,保證衛生安全。「這就是媽媽每天給我們做飯的米啊!」小雨高興地說。

    包裝後的大米經檢驗合格後被運往倉庫。偌大的倉庫里溫度明顯比室外低,地面乾淨,「儲存成品糧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都非常高,太熱、太乾燥都不行。」工作人員指著倉庫門口的防鼠板介紹,「老鼠等蟲害都會被拒之門外,而且倉庫地面上還鋪著一層隔離板,保證糧食不被污染。」

    石碾大米散發「特別」米香

    在大米加工車間的另一端,兩盤緩慢轉動的石磨讓眾人眼前一亮。「我們正在生產的是石碾有機大米。採用優質水稻品種,整個加工過程用石磨碾米,保持低溫狀態,不破壞稻穀中的營養成分。」兩名工作人員各自照看一盤石磨,向讀者介紹石碾米的特點,「石碾有機大米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保證無污染、無公害、營養、安全、健康」。石磨轉動的動力由電提供,因採用傳統碾米方式,出米量很低,每天只能生產500公斤左右。

    抓起一把石磨上的大米,深深聞一下,「香!真正的米香!」體驗團中在國企工作的許先生感嘆說:「石磨碾出來的米確實和市場上賣的有很大不同,這味兒就不一樣啊!是正宗的米香。用最傳統的工藝加工大米,不破壞營養,吃得放心。」

    不虛此行明年還來

    要返程了,彭女士拉著記者的手,連連說好,並一再感謝本報組織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她說:「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普通消費者學到更多知識,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更愛我們的家鄉,支持咱本地產品。」乘車返回途中,冀女士就急忙向記者打聽,「明年還組織這活動嗎?我還參加行不?」她的話剛一出口就引來眾人附和,「我們都參加,可以嗎?現在就報名!」

    在行政單位工作的劉先生是本報的熱心讀者,不僅每天認真讀報,而且熱衷參加本報組織的各類活動。當天,他就特意帶夫人來參加消費體驗團,「家裡的柴米油鹽主要是夫人在操持,讓她來學習參觀一下,今後好給全家人的健康飲食把關。」劉先生笑呵呵地說,「米、面、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離不開的食物。通過3·15特別活動,讓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從生產加工環節上了解我們日常吃的東西,看到整個過程整潔衛生,我們心裡就踏實多了。」

    一路思索的李先生,告訴記者當天最大的感受:「產品越原始,添加的其他成分越少,越有利於健康。可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如果這樣的活動不局限於3·15消費者日這一天,讓更多的消費者來參加,就更好了,還可以發揮全社會的監督力量。」現場鏡頭:工人們正忙碌著,用手工攪拌著一個個大缸里的原料。這裡的醋味更濃,吸一口氣,鼻子酸得受不了

    醋:吃和釀,原來有這麼多的學問

    參觀地點:山西老陳醋集團公司東湖醋園

    參觀人數:20人

    醋味飄香千百年,山西人祖祖輩輩都與醋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醋,我們的生活便少了一些顏色,一絲味道。3月1日上午,本報組織20多位讀者朋友,前往位於太原市大東關馬道坡的東湖醋園進行觀摩,現場了解老陳醋的生產過程。

    工藝嚴格好醋出缸不容易

    走進東湖醋園,一股濃郁的醋味撲面而來,大家都不禁深深吸了口氣,「好香啊!」隨團的王桂枝女士笑著讚嘆。東湖醋園裡,有全國獨有的傳統手工釀醋車間,上承600多年前明代「美和居」醯坊,生產出的老陳醋,味道正宗濃厚,營養價值極高。「正宗的老陳醋,精選優質高粱、大麥、豌豆等釀造,不會添加任何的催化劑,自然發酵!」東湖醋園的解說員張靜告訴大家,東湖老陳醋的釀造過程中,要經過「蒸、酵、熏、淋、曬」五個過程,「我們這裡的製作工藝非常嚴格,一大缸新釀的醋,要經過半年多的自然水分蒸發,最終只能剩下三分之一,就是我們常說的陳醋。至於老陳醋,後期處理需要的時間更長,釀好後一年多才能形成。而市場上有許多劣質的醋甚至假醋,是用冰醋酸等化學原料勾兌出來的,根本沒有經過自然發酵過程。」聽了解說員的講解,很多人恍然大悟,「天天吃醋,可以前並不知道做醋還這麼複雜,陳醋和老陳醋還有這樣的區別!」好多人都說長了見識。

    車間裡 生產拒絕「催化劑」

    上午10時,在了解了東湖老陳醋的歷史,以及醋的基本製作流程後,體驗團成員們隨同張靜來到了東湖醋園裡的手工生產車間。「車間的醋味非常大,大家要有準備,進去後最好用嘴深呼吸,一會兒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會感覺鼻子很通暢、很舒服,有助於預防感冒。」張靜在進門前,給大家先打上了「預防針」。撩開車間的門帘,一股溫熱刺鼻的酸味撲面而來,剛進了門的人們都很不適應,都不停地揉鼻子,「一會兒都要酸得受不了了,不過這味道,夠勁!」參觀團成員杜素平打趣地說。「老陳醋的釀造首先要經過酒精發酵,然後再通過大曲發酵!」進了車間的大曲發酵坊,工人們正忙碌著,用手工攪拌著一個個大缸里的原料。這裡的醋味更濃,吸一口氣,鼻子裡像是溢滿了醋,嘴裡也酸得發麻,一直麻到全身。張靜介紹,釀醋的工藝要比釀酒複雜許多,東湖老陳醋的釀造過程中,沒有增加任何的催化劑來加快發酵過程。

    在車間的熏醋坊,一個膛里生火的平台上,一口口蓋著的瓮里裝滿發酵後的原料,每天資深的老師傅都會根據溫度將原料來回換缸。經過這一關後,做出來的醋就有了顏色,如果不經過熏這一關,做出來的就是白醋。張靜介紹,「一些劣質的醋沒有經過熏,都是用色素上色,經常食用會對人身體有危害。」

    鑑別真偽 消費者學到良方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老陳醋良莠不齊,真正純粱釀造的陳醋,是可以辨別出來的!」張靜告訴大家,在買醋時,將醋瓶倒過來,如果瓶底有糧食殘渣,就是糧食釀造的真醋,因為釀造中不可避免會有原料的遺留,「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瓶子搖一搖,如果泡沫均勻細密,而且很難散去,就是真醋,而冰醋酸勾兌出來的假醋,搖一搖會產生很多大泡,而且很快就會散去。」張靜說。

    出了釀造車間,張靜指著牆角一堆釀醋後的廢料醋糟說,「廠院裡只要堆放著醋糟,那麼這裡的醋肯定是純糧釀造。」聽了張靜的話,大家連連表示,以後鑑別醋可是掌握了秘訣了。體驗團里六十多歲的李炳林大爺連連說,「謝謝山西晚報組織了這麼好的活動,我們今天可是學到了很多東西。」

    細細品味醋之香

    在醋園專門的品醋室,大家人手一個小紙杯,排列有序地走到醋缸前,等待工作人員舀上味道濃郁的老陳醋。

    端著杯子坐到長椅上,慢慢入口,一陣濃濃的醋意涌遍全身。品完五年陳釀再品八年陳釀,「嘖嘖!」大家都品得入神,一位70歲的老先生端著杯子站在醋缸前不時和工作人員交流。「八年陳釀的老陳醋更加清香、更綿,大家以後就可以少喝酒多喝醋。醋對身體又有好處,不比酒好啊,女士們辦聚會時就喝醋。」退休幹部常女士笑說,「以後家裡請客,不喝酒,改喝醋了。」

    現場鏡頭:講解員介紹,「光是檢驗檢疫環節就有16道。」

    肉:生豬宰殺後,還有27道工序

    參觀地點:太原東企肉類食品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0人

    上午9時10分,本報生肉處理體驗團一行20餘人,來到了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鎮的太原東企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參觀了這裡的生豬屠宰生產車間和電腦監控室。嚴格的消毒工作、完善的檢驗程序,給參觀體驗的每個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道檢驗檢疫環節

    「這是屠宰廠嗎?怎麼這麼幹淨?」一進入企業的大門,整潔的廠區布置就映入大家眼帘,參觀的人群中有人發出讚嘆。穿過新建的辦公區,乘著一部電梯緩緩而下,這才看到一座現代化的生豬屠宰車間。「關於生豬的飼養、用藥、用料、防疫都在畜牧獸醫部門指導下進行,光是檢驗檢疫環節就有16道。」講解員一邊介紹,一邊帶著本報體驗團來到了豬肉加工的第一個環節——電麻提升處。「待宰的生豬要先淋浴,然後進行電麻,之後才宰殺,這樣處理的豬肉才會鮮美,宰殺後,還要經過脫毛、開膛、卸頭、劈半、冷卻等27道生產加工工藝。」「得了口蹄疫的活豬能不能進入屠宰廠?」「市場上還有垃圾豬嗎?」在參觀體驗現場,王勇先生是提問題提得最多的一個人。他表示,由於工作關係,自己也曾經與有關部門做過農產品安全方面的調查,類似這樣的肉類食品企業也去過,但看了這家規範、清潔的企業,聽了檢驗專家的講解後,還是覺得很有收穫。王先生說,這個周末對於他們全家而言,是一次特殊的「旅遊」。

    動檢站長現場傳經

    就在大家饒有興致地參觀時,剛剛結束工作的太原市迎澤區動檢站站長趙保柱走出了駐該公司的檢驗檢疫室,企業負責人一介紹,大家立刻圍了上來。「快教教我們怎麼識別肉的好壞。」「吃火鍋時羊肉上起了黃色小泡,會不會有毒……」

    張鳳蘭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家裡買菜買肉的事情一般都是她來做,但對於豬肉品質的鑑定,還真讓她為難。針對她的疑惑,趙站長現場傳起了經:「先看檢驗檢疫等印章是否齊全,再看肉色是不是粉紅,這樣的肉品質一般沒問題,」至於羊肉上起的黃色小泡,趙站長認真地說,「請放心,這是羊肉的脂肪結締組織受熱泛起的。」這時,趙站長的電話響了,有人提醒他該到市場巡查了。「我給大家留下我的電話號碼,大家有什麼疑問或者建議都可以給我打電話。」「沒想到動檢站的人這麼辛苦!」看著趙站長匆匆離去,在場的人加深了對檢驗人員的理解。

    全程電腦攝像監控

    經過自動化流水線和消毒間,從生產車間出來,體驗團一行又來到了企業的電腦監控室。在這裡,工作人員調出了當天凌晨車間宰殺生豬的視頻錄像。講解員介紹道:「我們對廠區內每天的生產加工做全方位全程電腦攝像監控,這樣就確保了第一環節的安全生產。」「讓孩子看看豬,我們有宏偉的豬圈。」企業負責人張國桐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了……「原來以為把豬殺了切開就行了,沒想到我最愛吃的肉要經過這麼複雜的處理。」在參觀現場,一位5年級的小學生感慨地說。

    病害豬肉廠內焚燒

    在生產線末端,一個單獨設置的處理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這是企業在生豬屠宰過程中不間斷檢驗仍發現有問題的豬肉時,暫時用來留存病肉的地方。「等屠宰結束後,我們會對所有的病害豬肉實施焚燒,廠內有專門的焚燒爐,絕不讓一點有問題的肉流向市場。」講解員一句話打消了大家的疑慮。

    在體驗團成員中,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他叫陳建平,是省城某公司的投資經理,也是本報的一位忠實讀者。當聽到企業負責人介紹這裡建成的生產線,年屠宰生豬30多萬頭、產品占到太原市生豬肉品上市量的30%時,他高興地說:「這樣規範的企業,發展前景非常好,如果企業有融資需要,我們可以盡全力配合。」

    看到大家對企業十分關心,企業負責人張國桐表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太原市動檢放心肉工程示範基地,目前企業的連鎖配送示範店正在全面裝修,萬頭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也在後期建設當中,隨著基地的正式啟用,廣大市民將吃上更加安全的肉類食品。參觀結束後,東企肉類食品有限公司把當天剛剛生產出來的部分冷卻肉作為禮物送給了大家。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