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各主要國家紛紛做出戰略部署,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搶占發展制高點。但這些國家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未提及高端裝備製造業。事實上,裝備製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因此,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大部分還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以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前端研發設計與後端的銷售環節都受制於人,過度依賴投資增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基礎配套能力滯後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表示,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就是要改變這一格局,提高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將高端裝備製造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具體行業分析如下:
裝備製造業是製造業的基石。回首「十一五」,我國裝備製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然躋身世界裝備製造大國行列。根據2009年的統計數據,我國裝備製造業規模總量已經達到2.2萬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兩國製造業總量分別為1.5萬億美元和1.23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裝備製造業的重點領域也實現了長足的進步,工程機械行業快速發展,汽車產銷量爆發式增長,船舶工業實現大幅躍升,工具機行業產品結構明顯改善。以汽車工業為例,2009年我國汽車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達到1379.5萬輛,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預計今年汽車產銷量可達1700萬輛。
為突破上述主要發展瓶頸,在準確把握髮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及世界與中國經濟走勢的基礎上,正在編制的「十二五」裝備製造業規劃,將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調整轉型、創新升級戰略,達到建設裝備製造業強國的目標。據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裝備製造業面臨的主要任務包括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推進重大裝備自主化和推進創新能力建設等。
首先,它對鼓勵裝備製造行業向高端發展,起到了政策引領作用,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二是有利於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重視研發,有效地推動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地位的儘快到位;三是有利於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對於傳統機械行業的節能節材,以及生產線的升級、產品的升級換代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對於「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也具有巨大的帶動與引領作用。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涵蓋的重點領域看,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裝備的支撐。
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智能電網,這些行業的發展都需要裝備支撐,新能源裝備的發展是這些行業做大做強的基礎。在節能環保產業中,節能設備、環保設備的發展是實現節能環保的基礎條件。
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上述六大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裝備的支撐,其所需裝備的發展也都成為各自領域的重點。高端裝備製造所涵蓋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等。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上述這些產業都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部分,而且都屬於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則不能劃入其中。例如,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雖然也屬於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但它屬於傳統產業,因此不能被列入高端裝備製造重點發展的領域中。
中國「智造」裝備躋身國際高端製造領域前沿
在高端裝備製造的各領域中,智能製造裝備尚屬比較新的概念,也是備受關注的領域。據介紹,智能製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製造裝備,它是先進位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製造裝備發展主要內容包括:重點推進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領域,要針對生物、節能環保、石油化工等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學性能等精密儀器儀表和科學儀器及環境、安全和國防特種檢測儀器。
在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領域,要重點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等。
在智能專用裝備領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大型電力和電網裝備,機器人產業,全斷面掘進機、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裝備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先進高效智能化農業機械等。
此外,還要以大飛機、支線飛機及通用飛機為應用對象,採用飛機製造、工具機製造和材料生產企業相結合,重點發展複合材料製備裝備、自動輔帶/輔絲設備、構件加工工具機、超聲加工/高壓水切割設備等。
面對「十二五」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製造業真正由大變強依然任重而道遠,但是隨著產業提升進程的加速,相信越來越多的中國「智造」將躋身國際高端製造領域前沿。
按照初步設想,智能製造裝備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1萬億元,國民經濟重點產業所需高端智能裝備及基礎製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形成若干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培育一大批專、精、特企業。到2020年,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萬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和大型企業,智能製造裝備整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指出,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加快企業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以及推進兩化融合是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所在。此外,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設備、海洋工程裝備以及以數位化、柔性化和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設備,將引領國產高端裝備的發展方向。
自主創新一直是我國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的動力源泉。羅百輝表示,「十二五」期間,以高檔數控工具機和基礎製造裝備為主的重大專項,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裝備和高技術產業自主化,以及共性技術研發和公共平台建設等,將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創新升級的重要抓手。
與裝備製造業類似,為製造業提供基礎原料的原材料工業同樣面臨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十一五」期間,在產量規模快速增長的基礎上,鋼鐵等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附加值產品缺乏等問題日益凸顯,淘汰落後和結構調整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十二五」期間,為實現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的轉變,調整和優化無疑是原材料工業升級發展的關鍵詞,而自主創新仍將作為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