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之後要做強
可以說,目前我國裝備製造業體系非常完善。只要是裝備,在我國均可以找到生產企業,這在國外是沒有的。根據2009年的統計數據,我國裝備製造業規模總量已經達到2.2萬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兩國製造業總量分別為1.5萬億美元和1.23萬億美元。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做大」的同時,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大部分還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以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前端研發設計與後端的銷售環節都受制於人,過度依賴投資增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基礎配套能力滯後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裝備自給率雖達到了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高端裝備仍主要依賴進口。
比如電力設備是我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成就最突出的領域,我們的常規火電設備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核電和燃氣發電設備的儀控系統仍部分依賴進口。
國內裝備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有多大呢?讓我們簡單做個比較,通用電氣作為裝備製造行業的巨頭,2009年營業收入高達1570億美元,而中國裝備製造業規模最大的企業(汽車企業除外)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去年營業收入剛剛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裝備製造業目前普遍面臨整體利潤水平不高的窘境。儘管一批行業骨幹企業發展較快,但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低制約了企業做大做強。
積極搶占制高點
裝備製造業被譽為 「工業母機」,是製造業的基石。有了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才算是真正的製造業強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是製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綜觀全球,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裝備製造業強國無不遵循控制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設計和製造的理念,推進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重視用高技術優化提升傳統裝備製造業,重視高端製造,保持產業優勢。因此,在我國,培育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也成為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突破口。
而且,裝備製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所以,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全球競爭加劇,環境資源約束日趨嚴峻和高級人才短缺等挑戰,中國更需要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以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來推動整個裝備製造業的振興,更有效地為各領域新興產業提供裝備和服務的保障。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把高端裝備製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是走上創新驅動、內在增長軌道的必然選擇。
智能化是大方向
那麼,哪些產業才算是高端裝備製造業呢?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究竟在哪裡?概括專家們的觀點,高端裝備製造業涵蓋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等等。這些產業都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部分,而且都屬於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則不能劃入其中。例如,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雖然也屬於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但它屬於傳統產業,因此不能被列入高端裝備製造重點發展的領域中。
近期,有專家指出,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我國裝備製造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裝備製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構成是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業化,這一構造表明基礎共性技術是不可缺少的,我國科研院所體制改革使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發削弱甚至缺位,已產生明顯的不利於整體創新的影響。目前,利用轉制研究院所重建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的公共服務平台已刻不容緩,否則會影響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整個戰略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