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網了解:11月2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了青蘭高速上拖車27.4公里竟收費2萬元的消息。11月30日,記者走訪了事發地,發現位於和平鎮的錦龍輝汽車救援公司已暫停營業,而甘肅省公安廳連夜成立了督查組徹查「天價拖車費」的真相。
「天價拖車」並不鮮見,媒體曝光也不乏其例,甚至說為冰山一角也並不足為奇。比起其他事件幸運的是,得益於央視的關注,以及《焦點訪談》的影響力,使得青蘭高速上「天價拖車」事件獲得了積極的回饋——涉事公司被停業,甘肅省公安廳連夜成立了督查組徹查「天價拖車費」的真相,估計其背後清晰的利益鏈條將得到還原。
拋開個案的推論不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天價拖車」現象的屢屢出現,甚至成為常態,其背後暴露出諸多問題。是什麼給了「天價拖車」機會,何以「天價」沒有被治理,「天價」背後究竟有一種什麼樣的利益分配格局,交警等權力部門在其間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其間有沒有「權力庇護」 下的市場壟斷,政府如何提供公共服務,整個市場究竟如何實現有效的規範?
從本質上講,「天價拖車」的背後,其實是公共服務缺失下的權力營私。從治標上,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下發《關於規範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將行政行為和救援服務工作嚴格區分開來,從而實行救援的社會化,防止行政機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以斬斷高價收費的利益鏈條。但實際上,「指定維修」的利益輸送格局並沒有改變。
杜絕「天價拖車」關鍵在於砍斷利益輸送,實現的根本途徑是要實現公益性的回歸,從制度上堵死市場和權力勾結的空間,堵住利益產生的源頭。如此看來,與國際接軌,建立「免費拖車」的公共服務,是實現市場之治和權力之治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