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調味品行業收入分析

我國調味品行業收入分析

2013-01-02 15:50:33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2012年調味品及發酵製品行業營業收入為2098億元,略低於乳製品2502億元,調味品也是大行業!具體細分來看,調味品及發酵製品包括三大部分:1)味精2012年總收入409億;2)醬醋行業2012年總收入668億;3)其他調味品發酵製品1021億。更大範圍的調味品中還包括食用鹽和食用油,2012年食用鹽總收入為95億,食用植物油總收入為8892億。

  圖1:醬油歷年產銷量,近年有所放緩

  2012年醬醋行業總收入為668億,估計醬油總銷售額約450億。2012年醬油總產量為700萬噸,食醋約290萬噸。根據景氣度情況,中國調味品行業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1)1992年之前,調味品作為生活必須消費品,還在政府的價格管制之內,各地均有各自的調味品生產企業,尤其是醬醋廠,基本每個縣城、每個鎮都有1-2個醬油作坊。

  2)1992-1998年的調整期,行業大洗牌。1992年全國性的糧價放開,向來以平價原料維持生產的調味品行業受到了很大衝擊,尤其是在1994-96年期間的高通脹背景下,眾多沒有競爭優勢的調味品企業面臨很大生存壓力,部分企業選擇退出,有的企業轉產。

  圖2:中國醬醋子行業總收入開始企穩回升

  圖3:醬醋子行業利潤總額增速在13年明顯回暖

  3)1999-2003年的底部盤整期,該期間宏觀經濟通縮,成本壓力減少,行業出現了恢復性增長。在該期間,出現了國退民進潮,部分國有調味品企業或者被MBO,或者變賣給民營或外資企業,調味品行業的機制出現了較大改善。

  4)2003年至今,調味品行業得到了蓬勃快速發展。主要是餐飲、食品工業的快速增長,帶動整個調味品產銷量出現了騰飛,尤其是醬油品類的銷量年複合增長達到了17%(2003-2012年),家庭消費的調味品也出現了量價齊升,醬醋產品從2003年以來持續漲價,即使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年度,也未見到降價。

  2003年每包榨菜零售價0.5元左右,到目前基本超過1元;2003年醬油的主銷價格在3元/500ml左右,現在基本在5元以上的水平;2003年食醋的價格也在2-3元/500ml,現在的價格達到了4元以上。雖然價格已上漲較多,但消費者還是願意為更好品質的調味品支付更高溢價。

  2003年之後,整個調味品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種不斷豐富,用途也增加很多。調味品行業的集中度也在顯著提升,民進國退的趨勢更加明顯。同時,調味品的銷售渠道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以往傳統批發流通渠道,轉變為餐飲、KA、便利店多渠道模式。近年調味品在電商上的發展也非常迅速,通過電商採購醬油醋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調味品行業細分品類繁多。目前市場上品牌化較好的品類主要有:醬油、食醋、蚝油、番茄醬、豆豉醬、芝麻醬、沙拉醬、腐乳、各種食用植物油、雞精雞粉、味精、榨菜等,還有一些香辛料、豆豉、各種複合調味料。

  圖4:調味品中很多細分品類的CR5均超過50%,但總體集中度仍較低(數據統計區間2H12-1H13)

  中國的調味品產品主要是在199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改造,實施流水線改造,80-90年代主要還是以進口設備改造生產工藝,到1990年代末期,中國調味品工業開始實施本土化設備改造。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多的企業可以引入先進設備參與行業競爭。

  隨著技術設備的引進,中國本土的很多調味品逐步走入了工業化生產,並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各品類的強勢品牌逐步成型。發展至今,調味品各細分品類中均出現了很多代表性品牌:如醬油中的海天、廚邦、李錦記、致美齋、六月鮮等,食醋中的恆順、東湖、紫林、保寧等,雞精中的太太樂、豪吉等,榨菜中的涪陵烏江、辣妹子、魚泉等。

  調味品行業格局較為分散,品類眾多,雖然各細分品類中都有各自的強勢品牌,使得很多細分品類中CR5份額達到50%以上,但如果匯總到總體而言,調味品行業集中度仍舊較為分散。我們估計目前這個階段還只是細分品類龍頭跑馬圈地,搶占更多份額,隨後將進入更多品類創新,行業兼併收購階段。細分品類龍頭也應及時把握時機開發更多新品類尋求發展。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