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調味品及發酵製品行業營業收入為2098億元,略低於乳製品2502億元,調味品也是大行業!具體細分來看,調味品及發酵製品包括三大部分:1)味精2012年總收入409億;2)醬醋行業2012年總收入668億;3)其他調味品發酵製品1021億。更大範圍的調味品中還包括食用鹽和食用油,2012年食用鹽總收入為95億,食用植物油總收入為8892億。
圖1:醬油歷年產銷量,近年有所放緩
2012年醬醋行業總收入為668億,估計醬油總銷售額約450億。2012年醬油總產量為700萬噸,食醋約290萬噸。根據景氣度情況,中國調味品行業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1)1992年之前,調味品作為生活必須消費品,還在政府的價格管制之內,各地均有各自的調味品生產企業,尤其是醬醋廠,基本每個縣城、每個鎮都有1-2個醬油作坊。
2)1992-1998年的調整期,行業大洗牌。1992年全國性的糧價放開,向來以平價原料維持生產的調味品行業受到了很大衝擊,尤其是在1994-96年期間的高通脹背景下,眾多沒有競爭優勢的調味品企業面臨很大生存壓力,部分企業選擇退出,有的企業轉產。
圖2:中國醬醋子行業總收入開始企穩回升
圖3:醬醋子行業利潤總額增速在13年明顯回暖
3)1999-2003年的底部盤整期,該期間宏觀經濟通縮,成本壓力減少,行業出現了恢復性增長。在該期間,出現了國退民進潮,部分國有調味品企業或者被MBO,或者變賣給民營或外資企業,調味品行業的機制出現了較大改善。
4)2003年至今,調味品行業得到了蓬勃快速發展。主要是餐飲、食品工業的快速增長,帶動整個調味品產銷量出現了騰飛,尤其是醬油品類的銷量年複合增長達到了17%(2003-2012年),家庭消費的調味品也出現了量價齊升,醬醋產品從2003年以來持續漲價,即使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年度,也未見到降價。
2003年每包榨菜零售價0.5元左右,到目前基本超過1元;2003年醬油的主銷價格在3元/500ml左右,現在基本在5元以上的水平;2003年食醋的價格也在2-3元/500ml,現在的價格達到了4元以上。雖然價格已上漲較多,但消費者還是願意為更好品質的調味品支付更高溢價。
2003年之後,整個調味品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種不斷豐富,用途也增加很多。調味品行業的集中度也在顯著提升,民進國退的趨勢更加明顯。同時,調味品的銷售渠道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以往傳統批發流通渠道,轉變為餐飲、KA、便利店多渠道模式。近年調味品在電商上的發展也非常迅速,通過電商採購醬油醋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調味品行業細分品類繁多。目前市場上品牌化較好的品類主要有:醬油、食醋、蚝油、番茄醬、豆豉醬、芝麻醬、沙拉醬、腐乳、各種食用植物油、雞精雞粉、味精、榨菜等,還有一些香辛料、豆豉、各種複合調味料。
圖4:調味品中很多細分品類的CR5均超過50%,但總體集中度仍較低(數據統計區間2H12-1H13)
中國的調味品產品主要是在199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改造,實施流水線改造,80-90年代主要還是以進口設備改造生產工藝,到1990年代末期,中國調味品工業開始實施本土化設備改造。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多的企業可以引入先進設備參與行業競爭。
隨著技術設備的引進,中國本土的很多調味品逐步走入了工業化生產,並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各品類的強勢品牌逐步成型。發展至今,調味品各細分品類中均出現了很多代表性品牌:如醬油中的海天、廚邦、李錦記、致美齋、六月鮮等,食醋中的恆順、東湖、紫林、保寧等,雞精中的太太樂、豪吉等,榨菜中的涪陵烏江、辣妹子、魚泉等。
調味品行業格局較為分散,品類眾多,雖然各細分品類中都有各自的強勢品牌,使得很多細分品類中CR5份額達到50%以上,但如果匯總到總體而言,調味品行業集中度仍舊較為分散。我們估計目前這個階段還只是細分品類龍頭跑馬圈地,搶占更多份額,隨後將進入更多品類創新,行業兼併收購階段。細分品類龍頭也應及時把握時機開發更多新品類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