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998萬輛與970萬輛,這是豐田與大眾兩大汽車巨頭去年的總體銷量,雙方的銷量差距由2012年的50萬輛左右縮減至30萬輛。
對於早有意超越豐田摘得全球第一大車企寶座的大眾而言,2014年再加把勁兒就有可能實現超車。
不過,這似乎不是大眾集團當前的焦點。在日前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文德恩大談未來挑戰,中國區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則在採訪中重點強調「以人為本「的中國戰略和員工滿意度提升。
但在實際行動上,依然能看到大眾快馬加鞭的意圖。在日內瓦車展上,大眾在高效能傳統動力之外,高舉混合動力技術,挑戰豐田長期在混動技術領域的霸主地位。在中國這樣的重要市場,大眾已經開始準備下一個5年規劃,尤其在產能擴建上已開始行動,以鞏固長期以來的優勢地位。
未來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2014年,在汽車行業分析師眼中有可能是大眾登頂全球汽車銷量冠軍的年份。早在去年,IHSAutomotive全球輕型車預測業務總監HennerLehne就預計,大眾可能在明年產銷量超越豐田,並且保持全球規模最大車企直至2020年。
不過,奪得全球第一顯然不是文德恩眼下最關心的事。日前,在日內瓦車展開幕前夜舉辦的大眾之夜活動上,文德恩在總結2013年集團銷售形勢以及2018全面領先計劃的推進等內容上並未著墨太多,他的發言重點在於分析汽車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文德恩表示,汽車行業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其中主要是由於數位化與環保壓力給汽車行業帶來的挑戰。「數位化趨勢正在重新定義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交通出行的概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人們對自己座駕的期望變化越來越快,而面對這些挑戰,汽車行業絕不能閉門造車,而是應該積極應對這些發展趨勢,並納入到長期發展戰略中。「
文德恩主要提到兩大方面的挑戰,一是產品開發周期縮短,「越來越快的變化迫使我們去思考,現在普遍7至8年的車型周期是否要進一步縮短「;二是傳統車型更新換代方式,「是否現存的車型都需要有新的繼任車型。「
不過,在犀利發問後,文德恩依然樂觀地表示,大眾集團及旗下品牌有信心迎接未來挑戰。大眾正努力通過模塊化系統來使供應鏈與生產變得更加靈活,並減少開發時間,「這有助於我們更迅速、更靈活、更經濟地研發和生產各類車型,利用這些平台,還可將各種創新成果和動力系統迅速推廣到集所有細分市場和旗下品牌中。「
文德恩還宣布,大眾集團內部將啟動一項「趨向未來「的項目規劃。通過這個規劃,大眾汽車集團將重新調整思路和行動,以應對全新挑戰,並計劃與「最出色的研發人員、生產專家和戰略師「開展合作,開闢新領域,避免閉門造車。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20年中國汽車銷售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現實選擇
雖然文德恩大談未來,但從大眾旗下各品牌在日內瓦車展上的表現看,務實穩妥的產品與技術才是現階段大眾衝刺全球第一大車企的利器。
一個佐證是,面對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與環保要求,以大眾為代表的歐系廠商今年高舉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大旗,大有挑戰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廠商長期以來在混合動力領域領跑者的架勢。就大眾集團而言,就是大眾品牌高爾夫GTE、奧迪A3E-tron和保時捷919Hybrid。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根據大眾之前發布的規劃,在2014年-2015年之間,將向市場推出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涵蓋旗下多個品牌的多款車型,並計劃到2018年,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提升至8倍以上。
大眾並未透露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具體銷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混動技術方面已探索10餘年的豐田汽車在這一領域更占優。豐田預計,其混合動力(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占比將由目前的13%-14%很快提升至20%的水平。
顯然,大眾也在加緊追趕步伐。據海茲曼透露,今年大眾汽車將通過進口方式引進純電動E-up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16年將在兩家合資公司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儘管這一時間比2009年大眾中國曾發布的電動車戰略有所推後,但海茲曼強調,合資車企推出的車型將是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完全國產化的車型,符合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也更符合市場需求。
豐田也同樣宣布了將在2015年左右實現在中國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計劃。更重要的是,過去被認為在中國市場行動遲緩的豐田已展現出加速的跡象。去年年底,豐田在華兩家合資企業分別推出價格親民的新威馳與致炫,被視作豐田品牌年輕化與市場快進的重要信號。
對於大眾而言,深耕多年的中國市場,無疑是其實現2018領先目標的重要支柱,因此,大眾選擇大規模投入鞏固已有的領先優勢。據海茲曼介紹,在2014年-2018年間,大眾將聯手兩家合資企業投資182億歐元,用於產能提升和新產品研發。
海茲曼表示,現在大眾內部已開始考慮2018年以後的5年規劃。他沒有透露規劃的重點和方向,但從產能來看,去年已經實現300多萬輛銷量、提前完成400萬銷量目標問題不大的南北大眾,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張。上海大眾去年在長沙布局年產30萬輛的新工廠,一汽-大眾第四家工廠的選址工作也正在緊密進行中。
在中國合作夥伴的問題上,大眾也採取了穩定為上的策略。即便在中國合資股比問題再次成為討論熱點、業界支持派聲音高漲的輿論環境中,去年明確表示要和一汽談談股比問題的大眾,今年在合資股比問題上則態度謹慎,用詞含糊。
顯然,出任中國區掌門一年多的海茲曼教授,更願意談的話題是,大眾中國的以人為本戰略和員工滿意度等內容,也更關心三缸小型發動機、T-ROC這樣的小型SUV在中國市場是否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