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從農村來到縣城讀高中,記憶中最為深刻的畫面是,一位學生從家長開著的一輛「桑塔納2000」走出來,讓人羨慕不已。在彼時車型還頗為匱乏的背景下,「桑塔納2000」作為老桑塔納的改進版,已經算是一款高檔車型了,與另一款「神車」捷達A2在市場上並駕齊驅。
時間已經過去近20年,儘管多出了幾十款產品的競爭,但新捷達和新桑塔納依然在國內市場上熱銷,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6月新桑塔納銷售27,023輛,今年上半年累計售出161,952輛,而自2012年底上市以來,新桑塔納累計銷量已突破34萬輛,繼續領跑細分市場;而一汽-大眾的全新捷達同樣以15.26萬的銷量緊隨其後。
幾個月以來,筷子兄弟一首神曲「小蘋果」席捲全國,除了朗朗上口的旋律外,其80年代迪斯科風格的懷舊編曲被認為是這首歌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評論稱中國已經進入了集體懷舊的時代,甚至有業內人士直接引申到新捷達和新桑塔納的熱銷跟消費者的懷舊心理有關。
儘管我從不否認捷達和桑塔納擁有大批忠實的擁躉,但在我看來,僅僅用懷舊來評判這兩款「神車」成功的緣由,絕對是陷入誤區的偏見。
記得一年半以前,上海大眾在大眾德國總部狼堡舉行了盛大的新桑塔納上市儀式,儘管當晚細雨霏霏而且氣候寒冷,但依然沒有影響大眾總部領導的熱情,而這種熱捧並不是對桑塔納銷售業績的表彰,而是源於對新桑塔納這款產品的自信。
而新捷達隨後以略低於新桑塔納的價格在深圳上市,與上一代車型迥異的動感外形也幫助新捷達在上市初期獲得市場的追捧。
因此儘管捷達和桑塔納這兩款車型已經征戰中國市場數十年,但南北大眾對產品定位的調整、產品技術的創新以及營銷手段的豐富賦予了這兩款車全新的生命力。
以新桑塔納為例,它在產品定位上放棄了一直以來的B級車形象,用全新的時尚外觀和產品形象,以8.49萬~12.38萬元的價格來轉戰A級車市場,與朗逸家族一道,完善上海大眾的A級車細分市場布局。
而在產品研發上,上海大眾團隊完成了對新桑塔納車身設計、內飾等功能配置以及相應的本土化研發,做出了外觀造型、內飾設計、駕馭享受、智能科技、德系安全、安心體驗等六大方面的全面升級。
而上海大眾在產品營銷方面的優勢、布局合理的經銷商網絡以及優質的售後服務也讓消費者享受便利購車的同時打消了使用中的顧慮。
但這些因素依然不足以說明全部問題。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口碑,德國製造所代表的品質和嚴謹以及大眾的平台化優勢也是「南北大眾」長期躋身國內汽車銷售前三位以及新桑塔納和新捷達屢創奇蹟的重要原因。
而這些因素同樣有著內在的關聯。所謂的口碑首先要靠品質的長期積累,也需要平台化技術對質量的科學把控。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深度調研報告》顯示,從細小零件的測試實驗,到整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質量標準把關;從頭髮絲大小的油漆顆粒,到關車門時輕微的異響,無論是一汽-大眾還是上海大眾,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幾近苛刻。
其實在捷達、桑塔納和富康的「老三樣」時代,桑塔納和捷達一直是「皮實耐用」的代名詞,而且產品價格也一直維持在相對合理的區間,這也是這兩款產品長盛不衰的法寶,如果再輔以結合本土化市場的適應性改進,新桑塔納和新捷達要是賣不好才真的是一項新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