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名貴家具用材的統稱,最初是指紅色的硬木,品種較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人們對紅木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行業亟待規範,國家根據密度等指標對紅木進行了規範,把紅木規範為:二科、五屬、八類、三十三種。紅木因生長緩慢、材質堅硬、生長期都在幾百年以上,原產於我國南部的很多紅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砍伐的所剩無幾。
紅木,被比喻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紅木成材所需要的時間很長,例如紫檀,要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長成材。我們現在見到的紫檀家具都是由近千年才能成材的木質所制。」
人工種植的紅木樹種,被稱為「溫室里的小樹」。野生的木材集大氣精華,經百年滄桑,在惡劣環境下生成,經受住自然的考驗,這樣的木質能夠完好地展現紅木擁有的所有優質品質。「人工種植的紅木會得到種植人的悉心照顧。沒有經歷風吹雨打,它的材質會疏鬆,油性和密度都會變差。」有人認為,我們現在用的紅木都是幾百年前野生的,再之後長出來的紅木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紅木了。
相較紅木的稀缺,他收藏時更看重設計與工藝。「正因為紅木樹種生長緩慢,資源奇缺,天然材色和紋理宜人,且呈逐年劇減趨勢,甚至有的樹種已面臨滅絕。我們才要更珍惜製作過程,粗製濫造是種犯罪。」
政策因素導致紅木家具價格翻倍
我國政府規定紫檀木、黃花梨木、雞翅木、鐵梨木、烏木五種珍稀木料製作的家具不准出口,這就導致了這五種木材的價格上漲。紫檀木從前幾年的每噸七八十萬元漲到現在的每噸一百七八十萬元,黃花梨木也從每噸幾十萬元漲到每噸幾百萬元,材質較好的高檔黃花梨木每噸甚至達到兩千多萬元的單價。「因此,新紅木家具的價格會因原材料的漲價而升值,也使那些做工好、藝術性講究的新紅木家具具有收藏潛力。」2000年8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紅木國家標準,這意味著紅木家具市場已進入品牌時代。
據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上世紀80年代,紅木家具每套的價格不過2000元到3000元,但當時的人們對紅木家具的收藏理念幾乎沒有,大多是喜歡這類家具的人小範圍地購買。後來,一些文化界和演藝界的人士開始關注並喜愛紅木家具,促使紅木家具的價格開始飆升。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套紅木家具的價格已達到1萬至2萬元。2003年以前,一套頂級紅木圈椅的價格不過1萬元,現在的價格則接近10萬元。從2005年開始,購買黃花梨家具已經變成一種投資行為。
原材量減少致名貴木材的價格上漲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5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每年進口到我國大陸市場的小葉紫檀在三千噸左右,價格從開始的每噸數萬元上升到今天的每噸6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而海南黃花梨逐步枯竭,可以說是一木難求。「諸如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等珍稀木材的價格甚至上升了近千倍。每年民間收集到的海南黃花梨老料只有幾千公斤。一般十公分左右的老料,市場價格是六千到一萬元一市斤,折合每噸是一千到兩千多萬元。越南黃花梨供應量也在大幅減少,近一兩年來基本是無料進入大陸市場,現在能夠買到的越南黃花梨,多是依賴一些企業和收藏家早些年購買下來的庫存,但供應量有限,市場板料的每噸價格在500萬元到800萬元之間。寮國紅酸枝供應量也在日趨減少,市場價格按不同規格區分,在每噸8萬元到50萬元之間。白酸枝、草花梨等其他各類硬木材料供應量較大,價格相對較穩定。因此,在資源稀缺的現實背景下,名貴木材的價格上漲仍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