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宣布,將從本月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專項行動。空氣淨化器新國標已完成徵求意見,將於2015年上半年出台。
事實上,霧霾頻發讓空氣淨化器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裡始終保持著「野蠻生長」的態勢,一躍成為家電市場裡最大的黑馬。數據顯示,2014年整個家用空氣淨化器市場零售量在580萬台,市場增幅是59%,市場零售額已達到136億元的規模。然而,行業瘋狂發展背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合格產品頻現等亂象也接踵而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新國標」出台能在多大程度上淨化行業發展亂象?市場會否迎來一場洗牌期?
【市場直擊】去除率99%有誇大之嫌
1月20日,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廣州天河區的國美電器、蘇寧電器、順電電器等家電賣場發現,目前銷售的家用型空氣淨化器主要通過風扇和濾芯的結合,吸附污染氣體,淨化空氣。產品主要分成兩個大類。一類專門吸附甲醛、苯等裝修污染物;另一類吸附空氣中的懸浮物,例如PM2.5、粉塵、花粉以及顆粒等,價格區間從1000元到9000元不等,集中在1000至2000元的較多。
兩種空氣淨化器都有國產機和進口機。不過,國產機一般都是籠統寫上主打功能,如除煙塵、除菌、加濕等等,而進口空氣淨化器的標識更為詳細,一般都會具體到甲醛、PM 2.5去除率。比如,松下F-PX F35C-A外包裝附註參數:去除甲醛,納米水離子達到99.9%;伊萊克斯Z9123標識,PM 2.5、甲醛、苯去除效率為99.97%;PH ILIPS標識的PM 2.5、甲醛、甲苯、細菌去除率均達99%。
「市場上大多數空氣淨化器產品標註去除率99%以上,實際上有誇大宣傳之嫌,因為去除率多少與測試艙體積和測試時間有關,並沒有國家標準的評定方法,如沒有提及細節,則數據無意義。」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產品認證二部部長趙寧指出,「採購淨化器應看準潔淨空氣量CA D R、淨化效能、噪聲、除菌率這幾個核心參數,都是有國家標準的,也可參考權威部門的認證標識。」
奧維諮詢空調環境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徐衍廣也向記者表示,產品指標虛標的問題不僅僅存在於國產品牌,部分外資品牌同樣存在此類問題,誇大性能、適用面積計算不明確、生產廠家不規範、售後服務不健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淨化器行業的亂象。
另據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醒,消費者可以要求銷售者提供具備法定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報告,查驗實測適用面積或顆粒物潔淨空氣量。但南都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只有極少品牌如松下、A ustinM ecent等品牌在記者提出要求後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其他品牌的銷售人員則拒絕提供,聲稱「你買了我就給你看。」
【政策動向】新國標瞄準「潔淨空氣量」
從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各個品牌的空氣淨化器淨化效果良莠不齊,指標虛標,這確實是個「世界性問題」。此前不久,在向中國正式推出高端空氣淨化產品Blueair Pro系列時,Blueair中國區總經理李開玖在發布會現場也曾表達過類似的疑慮,李開玖表示,自己很奇怪,看到有人賣很小的淨化器,就宣稱淨化面積100個平方,還不用管濾芯,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正在研究推出淨化器標準。
根據國家標準委官網信息,針對空氣淨化器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國家標準委於2012年啟動了《空氣淨化器》(G B/T 18801)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去年11月21日起開始就《空氣淨化器》(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標準修訂共有70餘家單位參與,至今已召開了5次大型修訂工作會議,10餘次修訂專題研討會。國家標準委將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標準的審定與發布。
據悉,新國標進一步完善了評價空氣淨化器的2類基本技術指標,一是常態性指標,即「潔淨空氣量」(C AD R ),指的是空氣淨化器在額定狀態和規定的測試條件下,提供潔淨空氣量的能力,數值越大越好。二是長效性指標,即「累計淨化量」,指的是空氣淨化器連續工作過程中,潔淨空氣量衰減至初始值的一半時,累計去除的目標污染物的總量。
然而,企業也喊冤。一位外資品牌淨化器公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前公司也會標註潔淨空氣品質等,但是因為國內沒有標準,各家標註的不同,結果被批評亂標註。公司於是改為不標註,可還是被批評,希望新國標儘快出台,有了統一標準,也利於評判優劣。
「有些網際網路企業原本什麼技術也沒有,突然進入,就號稱功能強於在這領域精耕多年的企業,實在不能令人信服。」
【競爭秩序】一年新進企業逾200家
然而,行業秩序的規範可能並非國標可以完全解決。
徐衍廣表示,從目前了解的信息來看,新國標仍為推薦性指標,所以國標本身對於企業本身的限制力度相對較小,對於企業生產而言不存在「達不到標準不准出廠」的情況,這一點與空調、油煙機等產品的能效標準有很大區別。
更為現實的問題還在於,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市場對於「潔淨空氣量」和「累計淨化量」的關注度並不高,大部分消費者最關注的兩個指標還是「PM 2.5淨化效率」和「甲醛淨化效率」。
事實上,國內外家電企業爭相殺進空氣淨化器市場的動力恰恰是剛需的出現。國內一線城市霧霾頻頻來襲,特別是北京等北方城市,人們對於空氣品質的抱怨成為企業眼中的「痛點」。2013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在此背景下,飛利浦、夏普、松下、三星等外資淨化器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布魯雅爾等品牌在2010年前後進入中國,飛利浦、夏普、松下等在2011年加強了在中國的淨化器布局,美國奧司汀則在2013年前後進入中國市場。線上國產品牌更是成批湧現。
「就2014年一年,新進入淨化器行業的企業據推算約在200家以上。」徐衍廣告訴記者,目前,奧維諮詢線上監測到空氣淨化器達700餘家,線下渠道監測到121家,去重疊後大約在售品牌約為743家,其中線上國產小品牌較多。
灼人的是,奧維雲網(A V C )數據分析認為,我國空氣淨化器的年產能近2000萬台,去年國內市場需求僅為760萬台左右,從市場規模來看,2015年預計將在251億元,1240萬台左右。所以就整體產能方面而言,我國空氣淨化器市場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
【行業走勢】洗牌或在兩年後
瘋狂過後總要歸於平靜,亂得不能再亂的空氣淨化器行業接下來會否有一大波洗牌浪潮?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5年新國標的出台將會成為企業產品宣傳的一大要點,而且也會成為大部分消費者識別和購買產品的重要參考依據,從這一方面講,企業將會更加重視修煉內功,提升產品性能,2015年下半年行業性洗牌將會逐步出現,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將會逐步提升,「但對於大部分小品牌的洗牌將會相對較遲,預計會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出現,高速上漲的市場規模和電商的發展將為小品牌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
專業人士的觀點則更為激進一些,其認為,CADR將會成為主宰淨化器生死存亡的硬性指標,新國標一旦實施,一些小型企業也許就會慘遭淘汰,企業間的研發能力將透明化,行業競爭會越發激烈。隨著一系列標準的出台,消費者對產品認識程度的加深,用戶的購買行為將會逐步從感性回歸理性。「那時候硬性指標不合格的小品牌註定被市場淘汰,而行業標準也會得到規範。」
根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數據,2014年從整體市場來看,前十五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4.8%,其中外資品牌9個,市場占比達到66.3%。國產品牌中亞都主要份額來自線下,美的、TCL、淨美仕、SK G份額主要來自線上。
選購攻略
A據奧維諮詢空調環境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徐衍廣介紹,目前空氣淨化器從線上線下市場綜合來看,大致分成四個價格段,其中1000元以下,嘗試性購買用戶居多;1000-2000元追求產品性價比;2000-5000元購買看重品牌,追求產品淨化效果;5000元以上甚至上萬元購買用戶,更會注重實際淨化效果、淨化面積及淨化器的全功能(除塵、除菌、除甲醛等)等方面,對Blueair、IQ air等歐美品牌更為關注。
B家電產業(市場)研究專家陸刃波提示,現在處於標準過渡時期,必要時,消費者可要求銷售者提供具備法定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報告,查驗實測適用面積或顆粒物潔淨空氣量。等新國標實施後,廠商應按標準嚴格執行,將標準落實到實際生產中及說明書的標註上。
C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提醒,不應盲目聽信店員的推銷之辭,應仔細查看說明書,特別要了解該產品的噪音分貝,儘量選擇小分貝產品,避免因空氣淨化器使用噪音而影響睡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