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源網際網路、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網、智能電網、網際網路式的智能電網、基於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網際網路……一大波概念撲面而來,「網際網路+能源」被不斷地放大和縮小。
能源網際網路可理解是綜合運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 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技術, 將大量由分布式能量採集裝置, 分布式能量儲存裝置和各種類型負載構成的新型電力網絡、石油網絡、天然氣網絡等能源節點互聯起來, 以實現能量雙向流動的能量對等交換與共享網絡。
2015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加速推進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國內能源網際網路的研究、實踐隨之升溫,目前,已有能源企業率先布局項目實踐。按照國家能源局的時間安排,年內將出台國家能源網際網路行動計劃。
記者獲悉,能源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由國家能源局科技裝備司牽頭,目前正在開展前期調研,以確定行動計劃基本框架,包括行動目標、內容以及時間表等。在能源網際網路化的趨勢下,能源的生產、消費秩序將得到重構,同時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能源供需生態或重構
目前,能源網際網路的定義、範疇尚無標準答案。從表現形態看,能源網際網路體系是能源產品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產物,這個系統需要信息技術應用、儲能、微網等技術支持,也需要市場條件、政策標準等軟體支持。更多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能源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正在參與國家能源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制定。他認為,「在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逆向分布的格局下,未來能源網際網路的定位應該是大電網和微電網相結合,各個區域、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都通過能源網際網路柔性對接。其中,電力互聯作為能源互聯的樞紐將會受到更多關注。」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曹軍威在近期提出,能源網際網路是以網際網路理念構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廣域網」,它以大電網為「主幹網」,以微網、分布式能源、智能小區等為「區域網」,以開放對等的信息-能源一體化架構真正實現能源的雙向按需傳輸和動態平衡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適應新能源接入。
基於能源網際網路的新規則,未來的能源供給和消費秩序將重新排布。借電力體制改革的契機,電力系統與網際網路結合,有望重構交易形態。屆時,電力消費者同時又是生產者,生產和消費可以實現能量流與信息流雙向互通,電網是能源傳輸的重要通道。
新奧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是能源企業中較早提出能源與網際網路融合的企業家,他更傾向於「網際網路能源」的概念。王玉鎖向記者表示,網際網路能源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構建新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形成去壟斷化、去中心化的能源體系,為用戶帶來更低的成本、更優的服務及更多的自主權。「網際網路能源讓能源生產和利用從集中式向分散生產轉變,重新改變能源消費者、生產者、管理者之間的關係。」
衍生新商業模式
在能源網際網路的驅動下,未來的商業模式除能源產品交易、能源設備投資外,基於網際網路數據可以衍生出諸多的商業機會。
安信證券研究認為,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的金額大約2.5 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估計能源網際網路的市場至少在5萬億以上。能源網際網路的商業機會在電力調配、交易市場和微電網為中心的網絡中傳遞。
對能源產業進行網際網路化,將賦予能源產業信息屬性。以電力數據為例,電網是電力數據的資源的管理者。目前,國內大量電力交易數據「躺在系統里睡大覺」,未被充分利用。基於用戶電力消費數據,可以預測消費需求,延生用能服務、能源合同管理、節能解決方案等新的業務。
王玉鎖認為,目前能源網際網路已經具備物理基礎。「當大量用戶依靠能源網際網路(泛能網)實現互聯互通時,可以收集能源消費數據,預測能源消費需求,優化能效管理。還可以將能源產品為基礎為用戶提供嵌入式服務,拓展醫療、汽車、住房等其他的需求,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商業問題。」
在電力網際網路領域,證券預計,隨著國內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節能產業的興起,未來我國將形成多個能源產品交易平台,實現電力的批發和零售、虛擬電廠、售氣、供暖、電動汽車的購電和反向售電等。同時,能源交易平台不僅僅是一個電力、燃氣等現貨的交易平台,還可以開展電力期貨交易,以及從該平台延伸出來的金融交易平台。
在油氣領域,中石化已經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中石化日前宣布,藉助阿里等企業在雲計算、大數據方面的技術優勢,對部分傳統石油化工業務進行升級,打造多業態的商業服務新模式。這包括利用大數據提升產油量,建立統一支付體系,拓展車聯網、電商O2O等業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