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一種以游離或吸附狀態藏身於頁岩層或泥岩層中的非常規天 然氣,正在成為攪動世界市場的力量。這種被國際能源界稱之為「博弈改變者」的氣體,極大地改寫了世界的能源格局。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能源儲藏的特點,近些年油氣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原油、天然氣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了59.5%和32.2%。與此同時,資源環境約束逐年加大,勘探開發利用更為清潔的能源,是我國長期能源戰略中的必然選擇。更何況,我國有著豐富的頁岩氣儲備。因此需加大頁岩氣的開發,下面是對頁岩氣大規模開發主要挑戰分析。
資金、低油價及技術視為頁岩氣大規模開發的主要挑戰,財政已承諾繼續給予補貼。
目前低油價使得我國頁岩氣行業內「駐足觀望」氛圍濃厚。國內第三輪頁岩氣區塊招標一直在持續「準備中」。自2014年6月,第二輪招標的19個頁岩氣區塊中標者之投入遠未達其承諾,某些原本準備參與第三輪頁岩氣區塊招標的「摩拳擦掌」者亦快步後撤或原地踏步。
作為全球儲量最大的頁岩氣資源國,中國正在加快部署對頁岩氣這一清潔能源的勘探和開發。中國地質調查局在9日發布頁岩氣資源調查報告中呼籲,為順利實現2015年65億立方米、2020年300億立方米產量的目標,中國要加快編制頁岩氣「十三五」規劃,並加快推進國內開發基地的產能建設。
財政將繼續補貼
6月9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了頁岩氣資源調查評價座談會,同時還發布了《中國頁岩氣資源調查報告(2014)》。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頁岩氣總產量達13億立方米。在勘探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國已探明頁岩氣地質儲量1067.5億立方米,而三級地質儲量更接近5000億立方米。
為了調查國內頁岩氣資源情況,國土資源部早在2006年就開始部署對頁岩氣的調查評價工作。並於2009年在重慶啟動了首個頁岩氣資源勘探項目。2011年6月和2012年11月,國土資源部開展了2輪頁岩氣探礦權出讓招標。最新頁岩氣行業分析報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頁岩氣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2011年6月,頁岩氣探礦權進行了首次公開招標,僅6家國有企業參與競標4個區塊的探礦權。最終,中國石化和河南省煤層氣公司各競得一區塊,另兩個區塊流標;2012年11月,頁岩氣探礦權第二輪招標,要求投標人註冊資金滿足3億元以上的較低門檻,最終19個區塊共產生16家中標候選企業(中央企業6家、地方企業8家、民營企業2家)。
上述2輪頁岩氣探礦權出讓招標的中標情況表明,頁岩氣資源將向多元投資主體開放,國家將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對於頁岩氣的積極性。
201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能源局共同發布了《頁岩氣發展規劃(2011-2015)》,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頁岩氣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同年11月,國家還發布了支持頁岩氣開發利用的補貼政策,規定隨後三年內由中央財政對頁岩氣開採企業給予補貼。
今年4月底,鑑於上述補貼政策即將到期,財政部再次發布消息稱,2016~2020年中央財政繼續對頁岩氣開採企業給予補貼,其中2016~2018年的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2019~2020年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補貼政策的繼續實施,給國內頁岩氣企業吃了定心丸。
報告顯示,目前國內頁岩氣勘探已經在四川、鄂爾多斯盆地的長寧、威遠、昭通、涪陵、延長等地取得重要突破。不僅重慶涪陵焦石壩建成首個規模化開發的頁岩氣田,四川長寧-威遠和雲南昭通龍馬溪組也相繼獲得高產頁岩氣流。
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32億立方米/年的產能。其中,中石化重慶涪陵區塊開鑽頁岩氣水平井131口,完井112口,分段壓裂82口,投產75口,形成了年產25億立方米的頁岩氣產能;中石油也推進威遠、長寧和昭通頁岩氣規模建產。開鑽井96口,完鑽井41口,建成年產能7億立方米;延長石油推進陸相頁岩氣示範區產能建設,初步落實三疊系含氣面積250平方千米,頁岩氣地質儲量387.5億立方米,產能2000萬立方米/年。
從中央財政到地方、企業,都對頁岩氣產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已投入約300億元。其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延長石油、中聯煤層氣和16家中標企業累計投資218.8億元,共完成二維地震2萬千米,三維地震2134平方千米,鑽井669口(其中調查井90口,直井探井234口,水平井345口)。
面臨多重挑戰
石油巨頭BP集團4月底發布的《2035世界能源展望》預計,未來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保持年均5.1%的增長,其中頁岩氣是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將在2025年至2035年保持年均33%的增長。
BP對中國頁岩氣的發展做出了極為樂觀的前瞻與預估。到2035年,中國頁岩氣產量將占全球增量的13%,屆時,中國和美國將提供85%的全球頁岩氣產量。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向21世紀經濟報導在內的媒體表示,「中國將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頁岩氣產區。」
但在實現上述美好的前景之前,中國頁岩氣產業必須首先解決擺在面前的幾個現實問題。
9日中國地質局發布的報告指出,儘管我國頁岩氣資源潛力巨大,但目前開展的地質調查程度太低,對不同類型頁岩氣成藏機理、富集規律認識不清,可采資源尚未真正落實。儘管部分技術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但有些核心技術尚需攻關。
在按勘探開發及商業化運營機制方面,國土資源部前兩輪頁岩氣探礦權招標共計出讓21個區塊。其中,石油企業1家、非油國企14家、民營企業2家,為我國的頁岩氣勘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開發監督制度、隊伍體系、資料共享平台還需完善。
最為現實的問題,還是資金與回報。頁岩氣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據業內估算,目前中國頁岩氣的開採成本高於美國,而頁岩氣井開發周期又比較長,一般至少需要5~8年時間,開發風險較高。
儘管報告中列舉了國內頁岩技術的進步,「水平井鑽完井周期從150天減少到70天,最短46天,水平井單井成本從1億元下降到5000~7000萬元」,但與跌至50~60美元的國際油價相比,國產頁岩氣然難有價格優勢。
低油價一度令美國頁岩「新貴」們的鑽井數銳減近半。據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最新數據顯示,5月美國鑽井平台開工數降至889台,相比去年同期1859台的水平下降了52%。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對目前全球油氣行業影響巨大,對我國頁岩氣開發的影響也甚為明顯。」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岳來群6月2日發表分析文章稱,2014年,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頁岩氣勘探開發成績斐然,但低油價背景下每立方米利潤「有幾多」頗受質疑,中國頁岩氣項目整體「降溫」。
岳來群稱,目前低油價使得我國頁岩氣行業內「駐足觀望」氛圍濃厚。國內第三輪頁岩氣區塊招標一直在持續「準備中」。自2014年6月,第二輪招標的19個頁岩氣區塊中標者之投入遠未達其承諾,某些原本準備參與第三輪頁岩氣區塊招標的「摩拳擦掌」者亦快步後撤或原地踏步。
岳來群建議,低油價為政府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優化、完善和調整時機。政府部門可藉機強化宏觀調控,鼓勵競爭,促使更多中小投資者進入到頁岩氣勘探開發中,以更有效更充分利用本屬於低品位的頁岩氣、緻密氣等礦產資源。同時也可藉機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設計詳細政策,出台相關標準。另外,對於頁岩氣開發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更應未雨綢繆,強化監管,避免重蹈「先污染後治理」覆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報告中也提出類似呼籲,中國應該抓緊「編制頁岩氣勘查開發『十三五』規劃,指導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報告還建議,為確保順利實現2015年65億立方米、2020年300億立方米的產量規劃目標,中國應該加快頁岩氣勘探開發及產能建設,包括推進涪陵、川南、黔北等頁岩氣勘查開發示範區的建設等。
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頁岩氣調查是2015年重中之重的工作,預計總投入達到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