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經過40年的發展建設,環境監測工作實現了從手工到自動、從粗放到精準、從分散封閉到集成聯動、從現狀監測到預測預警的全面而深刻的轉變,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下文是對最新生態環境監測行業政策分析。
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平台,生態環境監測行業正迎來政策扶持和需求增長的雙重機遇。
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使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
結合日前環保部發布的上半年環境監測工作綜述,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可視為國家上收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重要一步。監測事權上收可以從根本上避免監測數據受到考核評比等行政干擾,體現了國家對環境污染的整治決心。據此前環保部規劃財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環保部已在資金保障方面作出安排,25億元中央集中排污費專項資金投入的重點之一,就是保障監測事權上收工作。
機構認為,政府推動環境監測並加大執法力度,將倒逼企業加大減排治污投資規模,包括VOC、水質在內的監測市場,潛在市場將達千億元。近年來全國環境監測產業增長的主要原因來源於大氣污染監測系統,未來行業的增長點將來自新增指標+監測面積擴大+儀器更新換代,設備提供、運營維護等細分領域,均獲得市場擴容機遇。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據研究成果顯示,環境監測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硬體、軟體、檢測試劑;中游監測儀器、監測系統;下游儀器維護、設備運營。上遊方面,硬體、軟體及試劑的發展較為成熟,且這些產品一般從外部引進、非自行生產,產品投資價值相對較小;中遊方面,監測儀器企業一般會引進關鍵零部件進行系統集成,對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利潤水平較高、投資價值相對較大;下游即國家目前正在力推的環境第三方運營維護,該業務對企業的技術水平、資金及融資實力提出更高要求,一旦進入項目穩定運營階段,由於成本僅為人工、車輛等少數管理成本,利潤水平之高仍然使得下游環境監測運營維護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上市公司方面,啟源裝備擬收購六合天融100%股權,布局環境與能效信息監測、脫硝催化劑業務。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唯一一家以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主業的央企,也是國內節能環保領域最大的科技服務型產業集團。天瑞儀器為國內檢測儀器龍頭,業務覆蓋環保等多個領域。公司擬收購的問鼎環保主要面對工廠和市政,提供一體化的環保解決方案。在環保營運領域,問鼎環保已於2010年取得了《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至今已成功與數十家企業簽署了工程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