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多年連續虧損後,去年我國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通道。3月份以來,各地豬價再次上漲,已突破2011年創下的19.6元/公斤的歷史高點。身價一路上漲,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豬肉價格持續高位行情。
豬肉價格持續高位行情
據《2016-2021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從2012年開始,生豬養殖業整整低迷了三年。直到2015年第三季度,生豬銷售行情才持續看漲,從每公斤均價12元一路漲到20元左右,其間創出多個歷史最高紀錄,被業內稱之為「超強豬周期」。
周期成為養殖戶「魔咒」
生豬養殖,一年最大的開銷就是飼料。
養殖戶介紹,飼養行業有一個模糊的「豬周期」,大致軌跡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周期大概是二、三年循環一次,因此「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就成了養殖戶們的「魔咒」。
表面上看來,這種所謂的「周期性調節」符合市場的供需關係規律,但在這種帶有「滯後性」的市場調節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且這樣的情況還在周期性地循環上演。
以種植保養殖抵禦風險
「豬周期」不太好衡量,那養豬盈虧有沒有一個標準?這就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豬糧比價。它是指生豬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值,是衡量豬肉價格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豬糧比價越高,說明養殖利潤高,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也越高。
根據了解,豬糧比價的綠色區域為5.5:1到8.5:1之間,而近期,我市的生豬出欄價格每公斤為18元以上,玉米每公斤的價格為2元左右,豬糧比價約在9:1以上。
在生豬價低時,自家除了田間的一些農作物,還會去收購一些蔬菜、芋頭皮等作為無公害混合飼料,不僅減少一定的精飼料比,降低了成本,還可以保證母豬的營養配比。
以種植保養殖,以養殖促種植,是多數規模養殖場抗住「價格魔咒」的一條「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