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20日發布《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快遞包裝年耗材量驚人。按照平均每單快件使用1米長膠帶計算,2015年全國快遞業所使用的膠帶總長度為169.85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
天量快遞包裝物待回收
30多億條編織袋、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這是報告中2015年中國快遞業包裝物的消耗量。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預測,2016年,我國一共將產生300億個快遞包裹,到2018年將達到500億個。未來,包裝物的消耗量還將進一步擴大。
然而,對於如此天量的快遞包裝物,目前除對快遞運單的保管、存放與回收(銷毀)有明確規定外,其他種類的快遞包裝均沒有統一要求,由企業或消費者自行處理。根據報告,目前膠帶、包裝箱、編織袋等七大類包裝物的回收與再利用情況並不理想。
綠色包裝探索正在進行
可喜的是,快遞業正就綠色包裝進行有益嘗試。相關措施包括從源頭開始包裝減量化,中轉過程中用可循環耗材替代一次性耗材,末端加速回收試點開展等。
比如,順豐自2014年起,將滿版印刷改為無底紋印刷,減少油墨用量約70%,按每月印刷1.5億個物料的油墨,約可減少750噸油墨的使用。同時,在性能指標不下降的前提下,順豐將包裝膠帶厚度從0.07毫米改為0.06毫米,每年可節約材料重量約為1709噸;並將小尺寸紙箱材質由雙瓦楞改為單瓦楞,單個紙箱節省材料40%,每年可節約材料重量約為5686噸。
同時,各大電商平台也加入包裝循環使用行列。中糧我買網倡導多種包裝材料的回收和循環使用,2013年就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回收紙箱56萬個,2014年和2015年回收紙箱分別達到104萬個和200萬個。
最後,在回收進展較慢情況下,環保包裝耗材登場。
今年,菜鳥網絡聯合32家中國及全球合作夥伴啟動菜鳥綠色聯盟——「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同時,阿里計劃使用環保快遞箱逐步替代快遞紙箱,今年4月起已在上海試用,計劃年底推廣到菜鳥聯盟當日達覆蓋的20個城市。更多相關行業信息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包裝產業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