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建築垃圾與日俱增 企業投產卻「無米下鍋」

建築垃圾與日俱增 企業投產卻「無米下鍋」

2016-01-01 09:35:36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建築垃圾】建築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隊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得渣土、棄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廢棄物

  據了解,目前我國建築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以500-600噸/萬平方米的標準推算,到2020年,我國還將新增建築面積約300億平方米,新產生的建築垃圾將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然而,絕大部分建築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徵用土地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建築垃圾已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頑疾」。

  建築垃圾仍走填埋老路

  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轟鳴,堆積如小山的混凝土、磚石塊等建築垃圾,被大口「吞」進破碎機「嘴」里,等「吐」出時,大塊的建築垃圾已被「嚼碎」。再經二次破碎和篩分,這些建築垃圾就搖身一變,成為不同規格的骨料,大的直徑三四厘米左右,小的直徑0.5厘米左右,還有的成為常見的細砂。這是日前記者在南五環附近西紅門鎮看到的一幕。

  「大顆粒骨料可以當修路底料,也能用於河道修復,小顆粒可用來鋪設微景觀地形。」現場一位負責人說。據了解,西紅門這兩年正在升級改造,經測算將產生500多萬立方米(1立方米約折合為1.5噸)的建築垃圾。如此大體量的建築垃圾何去何從成為難題,「正規消納場的容量根本不夠用,要是繼續外運填埋,很可能會出現偷倒的現象。」鎮裡相關負責人坦言。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帳:現在外運建築垃圾每車成本500元,每車裝載17立方米,平均每立方米外運成本約29元。為減少垃圾外運填埋,鎮裡引入一套建築垃圾處理設備,按每立方米30元的補貼標準,對建築垃圾就地破碎、資源化利用。外運填埋與處理利用成本基本持平,還實現了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產生一定的環保效益。據了解,從去年7月以來,西紅門鎮共處理建築垃圾36萬立方米,產生成品料17萬立方米。

  然而遺憾的是,像西紅門這樣對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並不是普遍現象。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劉思慧介紹說,目前北京建築垃圾資源化的比例不足5%,企業不足10家,實際處理量不過200萬噸。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府參事、垃圾對策專家王維平也表示,目前全國包括北京市對建築垃圾幾乎還都是填埋。

  企業投產後「無米下鍋」

  「十二五」期間,北京市曾提出建成5個建築垃圾資源化項目,首鋼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是為數不多建成並投產的項目之一。據介紹,該項目每年可處理約160萬噸建築垃圾,但企業如今卻面臨 「吃不飽」的尷尬。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預計處理建築垃圾約25萬噸,開工率較低。開工不足的直接原因是原料不足。他介紹說,按規定建築垃圾產生方要給建築垃圾處置方每噸30元錢處置費,但收費一直沒能有效落地。「想要建築垃圾,錢的事兒就別提。你要是收處置費,人家就不上你這兒來。」這位負責人也很無奈,如果沒有處置費,就意味著企業在經營中處於虧損狀態。

  劉思慧也認為,目前建築垃圾簡單填埋成本低,建築垃圾產生方為節約垃圾處理費選擇填埋,這就導致企業無米下鍋,即便建成建築垃圾處理設施,也無法維持生產。

  王維平則從技術方面作出另一番解釋。他認為,國內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企業的設備普遍不能工業化運轉,「也就是不能穩定運行,三天兩頭兒壞,如果按量給它提供垃圾原料,它還不一定吃得消。」這也是導致建築垃圾處理止步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

  建築垃圾被處理成骨料後,相當部分成為修路時的路基料,但市場對再生建材認可度低,設計、施工等單位仍習慣用天然材料,即便再生材料售價比天然材料略低且質量合格,設計、施工單位也怕承擔風險,不願使用建築垃圾再生產品。

  「只有深加工為再生建材成品,才能賺錢。但以目前企業的技術水平,仍很難做到,也就不能走向市場。」王維平指出了建築垃圾資源化的一大軟肋。

  誰該為建築垃圾買單?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等重大工程的推進,北京建築垃圾產生量還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據預測,「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建築垃圾產生量仍將維持高位,2020年預計達到5200萬噸,年增量約為300萬噸左右。

  「處理建築垃圾利潤太薄,一噸才兩三塊錢的利潤。這還是在設備少出問題的情況下,搞不好就會賠錢。」西紅門建築垃圾處置公司負責人說,目前只能靠出售成品骨料平衡盈利。

  由於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具備社會公益性質,且利潤微薄,僅靠市場無形之手顯然很難推動。劉思慧建議,應儘快參照國家針對循環經濟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在土地優惠、資金補助、稅收減免、信貸支持、電力優先等層面出台可操作的具體方案,促成已規劃多年的建築垃圾資源化項目建成投產、形成產能。

  王維平則給出了另一條解決辦法,對建築垃圾進行平台化管理。即通過前期評估測算所有建築商可能產生的建築垃圾數量,建築商需把垃圾處理費先交到平台帳戶,才能獲得開工證,然後再由平台指派相關企業運輸和處理這些建築垃圾。

  附:建築垃圾填埋處理的危害

  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僅以北京為例,據相關資料顯示:奧運工程建設前對原有建築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設,北京每年都要設置二三十個建築垃圾消納場,造成不小的土地壓力。

  其次是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建築垃圾中的建築用膠、塗料、油漆不僅是難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還含有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這些廢棄物被埋在地下,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邊居民的生活。

  再次是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現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米後加埋2米土層,但土層之上基本難以重長植被。而填埋區域的地表則會產生沉降和下陷,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穩定狀態。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