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遊消費在近年來的大幅增長,文旅地產成為行業熱點開發的項目類型,動輒都是一座城、一個鎮的宏偉規劃,但作為一種綜合型地產業態,文旅地產要達到「吃喝玩樂住行」的高度融合,其複雜性要遠遠高出此前的傳統業態。
2015年中國旅遊地產市場乍看起來寒氣逼人。2015年市場新增旅遊地產項目736個,較2014年新增項目量下降了41%;開發和運營旅遊地產項目的企業共5297家,同比2014年減少27家。部分中小企業經過前期嘗試之後開始選擇退出。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儘管新增項目數量有顯著減少,但是項目單體規模卻明顯增加,中小企業在退出轉型。而大型房企卻一片狂熱,不斷加碼,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2016-2021年中國旅遊地產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旅遊地產新增項目的601家投資開發主體中,以房地產開發與建設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約占80%。且以萬達、碧桂園、恆大、綠地、新華聯、萬科、中弘等大型房企為主。
「實力房企強勢布局旅遊地產,促使行業開始洗牌,市場逐漸分化。之前一批盲目跟風、定位不清、設計水平不高、經營管理不力的旅遊地產項目逐漸被淘汰。」胡曉鶯說。
相對而言,大型房企整體開發更為系統化,成本管控、規劃布局、融資成本、品牌認知、銷售渠道都比中小企業更具優勢,大房企的布局對中小房企打擊可見一斑。
此外,大型房企有業績的背書,對政府和消費者而言更具可信度。「中小房地產企業投資旅遊地產資金鍊斷裂跑路的在行業里不是少數,相比較而言政府更加歡迎大型房企,從拿地層面開始中小企業就毫無招架之力。」胡曉鶯補充分析道。
她表示,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比起大型房企複合型開發,擁有更多組合元素,中小企業對旅遊產業資源整合力度也顯然不夠,開發思維和邏輯相對單一。「所以說大型房企進入一舉顛覆旅遊地產原有隊形不足為奇。」實際上,旅遊地產市場分化苗頭從2014年第一季度已開始顯現,伴隨著傳統房地產萎靡,一路猛進的旅遊地產問題逐漸暴露。在房企大佬大肆搶食旅遊地產後,加劇分化,市場正式洗牌。
國內部分知名房地產企業近年來也在嘗試性運作一些綜合體項目,一直主營地產業務的佳兆業集團此次也是首次試水大型旅遊綜合體的開發與運營。國家旅遊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建旅遊綜合體項目2027個,占全部在建旅遊項目數量的19.2%,預計總投資超過5萬億元。
房企投資重資產、大體量的旅遊項目成為時下熱點趨勢。佳兆業旅遊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旅遊綜合體是複合發展的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企業的層面來看,第二產業尤其是地產行業在出現階段性過熱後,需要進行結構調整和轉移,而旅遊消費等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增長潛力巨大。佳兆業內部人士認為,該項目能為佳兆業提供機會,為其正在進行中的多元化轉型打開新局面。此外,投資旅遊綜合體對景區所在地的就業增長和旅遊業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按照它的等級、體量以及區位條件推算,項目落成運營後,或將帶動數百億元GDP總值、提供數萬就業崗位、預計年接待遊客將達到數百萬人次。項目有望被打造成一張深圳旅遊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