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的賣房到涉足產業地產、養老地產等其他領域,在中國房地產發展的近20年時間裡,新房一直房企的主角,但隨著樓市進入白銀時代,開發商開始尋找新的藍海市場,房屋租賃開始成為了房企們布局未來的重要賽道。
我國房屋租賃市場的規模有多大呢?從一組數字對比來看會更明了。
據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介紹,目前中國的租賃市場規模是1.1萬億,而房屋交易額大概是15萬億,這15萬億里包括10萬億的新房和5萬億的二手房,這樣算來,租房市場只占比約是7%。其中,北上廣深的租金交易額為2500億,房屋交易額為4.6萬億,比例在5%左右。
而美國的租金額規模是5千億美金,房屋交易規模大概是1萬億美金,1萬億裡面美金90%是二手房,10%是新房。租賃與交易二者的比例是50%;而在日本,二者的比例更高,日本的租金規模是8千億人民幣,而房屋交易市場中,商品房開發的交易額僅四五千億。
站在以上數據的基礎上,《租賃崛起》這一報告中預測:「2015-2016年中國租賃市場的規模大概在1.1萬億,2020年大概是1.6萬億,2025年大概是2.9萬億,2030年會超過4萬億。」
近兩年來,在去庫存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房屋租賃市場已經獲得較多的政策支持。
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大力推進「購租並舉」的思路,租賃市場迎來政策紅利。
2016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措施,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群眾住房需求。會議指出,實行購租並舉,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住房條件,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
可以看到房屋租賃市場前景日趨明朗,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租房市場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供應總量不平衡、供應結構不合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特別是供應主體較為單一等問題。
目前,供應總量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供應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區域錯配,也就是一線城市供應不足,而三四線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第三個是人群不匹配,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正在上漲,但供給卻沒有增多,還有一塊是針對流動人口的供給。
政策紅利的支撐、國內租賃市場發展的不足,導致房屋租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近兩年,包括自如、you+、魔方公寓等在內的品牌公寓快速發展。未來,租賃市場將形成新的格局。
目前,品牌公寓的滲透率還是非常低的。以北京(樓盤)為例,目前大約有120萬套的租賃住宅,其中40%是通過中介交易的普通租賃市場;二手房占據市場比例約40%,二房東大量集中在城郊的區域或者低客單價的房屋;業主直租即C2C的市場比例占到10%;另外的10%是包括自如在內的品牌公寓,這類占比非常低。
楊現領分析認為,「4411」是目前北京房屋租賃的市場格局,未來會變成「541」的格局,50%機構化的管理,40%租賃市場,還有10%的房屋分享。
其中,40%的機構化管理便是房企的機會。但要做好公寓這件事,企業必須首先是個房屋中介公司,其次是一家裝修公司,最後還是一個服務公司。這也意味著,要做好機構化管理,房企必須加強自己的運營能力,同時也可以與專業的房屋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合作。
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二房東市場走向品牌公寓管理規範市場,政策文件叫「發展市場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經營租賃機構」,未來這些機構會成為市場主導性的力量,能占據50%的市場規模。這對於品牌公寓而言,是很重要的發展機會。
目前,在品牌公寓市場中有兩種模型。第一種是整棟模型,即集中式公寓。比如you+、魔方公寓等,這類公寓通過整租物業裝修改造後進行出租。第二種是分散式公寓,如自如、優客、青客等,分散式公寓房源來自於業主,機構收取房屋一般簽約3-5年,通過不同程度的裝修之後再出租。
實際上,整棟式跟分散式兩個模式的差異在於:集中式的便於管理,分散式便於獲取房源做大規模。具體來看,集中式公寓規模效應臨界點相對比較低,做到2萬-3萬間的時候,會大量分擔機構管理成本、後台成本,改善盈利狀況。但是,分散式公寓規模效應臨界點相對較高。
2016-2021年房屋租賃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分析認為,日本的房地產租賃市場除了做專業託管的企業,最大的其實是三井、住友、三菱等開發商。三井是日本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它已經形成一個從開發-商業-建築-資產管理的產業閉環,所以三井不光是日本最大的開發企業,而是日本最大的二手房中介公司,還是日本最大的物業管理公司。五到十年之後,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一定跟這個趨同。